稱社會共識關鍵在覈安 龔明鑫承諾一個月內公佈重啟核三報告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經濟部長龔明鑫(右)4日前往立法院備質詢。記者季相儒/攝影
能源議題持續引發討論,國民黨立委張智倫於立法院總質詢時關注重啓核三進度,經濟部長龔明鑫迴應,將於一個月內提出重啓核三的評估報告,內容主要會闡述「適不適合啓動」。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也追問時程及社會共識,龔明鑫表示,時程還取決於廠商,社會共識主要就是核安,若能確保,相信大家意見會趨於一致。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張智倫關注有關AI(人工智慧)及能源相關議題,在AI需要龐大算力跟穩定的能源發展下,臺灣用電可能不足,那先前也有評估重啓核三,目前國內用電情況如何,重啓核三是否有送到經濟部審查?
龔明鑫表示,目前估算是每年平均增長1.7%左右的用電量,至少到2032年都會穩定供電,這都把AI所需都計入,會持續供應廠商所需的電力相關設施;臺電已有送重啓核三的「現況評估報告」,若經濟部覺得可以就會啓動相關程序,會依「兩個必要、三個原則」評估。
張智倫質疑,現在這些資訊都屬於密件,那到底未來什麼時候會知道,內容到什麼程度可以讓立法院及民衆瞭解?龔明鑫迴應,啓動評估涉及要換什麼設備及相關經費,要去測試才知道要不要換,大約一個月內會有結果,但不會到太細節,主要就是公佈「適不適合啓動」。卓榮泰則說,核安會現在有提審查辦法,臺電就此先提計劃啓動評估,未來還有一大串的程序是自主安全檢查。
另外,輪到李彥秀質詢時,她也接續追問,現在重啓核三要三年半的時間才能重啓,應跟時間賽跑,像是美國密西根州核電廠就能兩年兩個月重啓,還有政府所說的所謂有社會共識是什麼?龔明鑫表示,當然希望縮短時間,但這不完全取決於政府,還要配合國外廠商的時程;社會共識主要就是核安,若真能確保,相信大家意見會趨於一致。
核三廠外觀。隨着核三廠二號機今年5月17日停機,我國徹底走向「非核家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