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推動「生生喝鮮乳」! 闕枚莎要讓「設籍北市2-12歲孩子」都照顧到
闕枚莎要繼續擴大辦理,讓設籍臺北但未就讀臺北學校2-12歲的孩子都可喝到鮮乳。(中時資料庫)
臺北市議員闕枚莎自2014年起便成功爭取臺北市提供學童每週一瓶免費鮮乳,並考量過敏體質學生,可選擇優酪乳或豆漿。即便歷經不同市長,她始終堅持「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要求市府持續推動,讓臺北市的孩子繼續喝鮮乳。
對於今年中央推動的「班班有鮮乳」政策因配套不足而喊停,闕枚莎則積極提出「數位化鮮乳兌換券」概念,讓家長到超商或超市兌換,由中央補助,地方來做。另外,闕枚莎指出數位兌換券有六大優點:(1)兌換時間彈性,讓學童和家長自由安排;(2)減輕校方及教師的行政負擔;(3)避免校園內因無冷藏設備而造成的鮮乳保存問題;(4)不影響學童上下課和老師的教學時間;(5)有效降低牛奶浪費與紙盒垃圾問題;(6)實現環保教育將營養補助數位化。市府也成功整合四大超商及全聯、美廉社等通路,讓家長可在全國1.5萬個點兌換,提升兌換便利性。
臺北市自4月14日起正式啓動「生生喝鮮乳」政策,讓18.4萬名公私立國小與幼兒園學童每週享有一瓶免費鮮乳或豆漿,延續過去十年來由市議員闕枚莎推動的營養政策。此政策編列1.84億元預算,先透過教育發展基金支應,不僅展現市府對孩童營養健康的重視,也實現市長蔣萬安對孩子們的承諾。
闕枚莎表示,日本自1950年起透過學校營養午餐提供「每日一牛奶」,男生平均長高9.1公分、女生平均長高5.4公分的成功案例,證明長期穩定補充鈣質對成長髮育的重要性。同時肯定蔣市長親自走訪雲林、彰化等地支持酪農產業,展現對食品安全與學童營養的重視。闕枚莎也於4月21日前往嘉義酪農場實地參訪,瞭解乳品生產流程表達支持臺灣酪農。
儘管目前政策主要服務就讀臺北市公私立學校的學童,闕枚莎觀察到設籍臺北市,但未就讀臺北學校或在家自學的2-12歲的孩童,大約有3.3萬名,建議比照數位兌換券模式,將這些孩童納入鮮乳補助,預估每年僅需新增3,300萬元預算,就能讓全臺北市的孩子補充鈣。
闕枚莎認爲,目前政策實施深受學校與家長肯定。爲確保政策長遠推行,最後,闕枚莎提出五點具體建議:(1)臺北市政府明年必須將「生生喝鮮乳」1.84億預算,正式編列明年度的預算;(2)加速研議將「設籍臺北但未在臺北學校就讀的孩子」,也能發放鮮乳,補充孩子的鈣(採用數位鮮乳兌換卷概念到六大通路兌換);(3)分享「數位化鮮乳兌換券」相關經驗給其他縣市;(4)財劃法通過後,逐步將鮮乳補助擴大至國中與高中生;(5)視財務狀況,研議每週多增加1至2瓶免費鮮乳或豆漿,讓孩子贏在健康的起跑點。
蔣萬安市長表示:生生喝鮮乳政宗旨,希望能照顧到2-12歲年齡層,的確有發現設籍臺北市但未就讀臺北學校的孩子,會依照枚莎議員建議將這些孩子們納入補助對象,下週就會有結果。
闕枚莎強調,政策可調整,承諾不能變,「生生喝鮮乳」是我們答應孩子的事,絕不能因預算問題而中斷或打折扣。她呼籲市府持續以孩童健康爲優先,讓臺北成爲最重視孩子健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