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偉專欄/AI六大主軸 佈局重心
AI示意圖。(路透)
近期臺股持續走強,加權指數自10月初以來一路上攻,突破27,000點並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資金動能充沛。AI題材熱度不減,加上外資持續買超,臺股第4季維持「震盪偏多」格局。只要未出現爆量長黑或成交量過熱現象,拉回仍應視爲中期佈局良機。
從統計數據觀察,過去20年第4季臺股平均上漲約2.55%,即使10月偶有回檔,如2008與2018年,整體表現仍偏多。今年9月臺股大漲6.55%,10月續揚,創近20年同期最佳紀錄,顯示資金與題材熱度同步升溫。雖短線本益比偏高,但在AI、降息與資金面支撐下,多頭結構仍穩定。
臺股後市仍有三大推升動能,包括AI產業題材發酵、總體經濟環境改善、籌碼結構健康。因臺積電(2330)2奈米制程進度超前,預計提前量產高階晶片,且AMD與OpenAI結盟,AI應用需求擴散,帶動伺服器、PCB及電源模組等供應鏈強勢成長,AI產業仍爲市場主流。
再來是美國經濟數據降溫,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持續降息。自9月起Fed重啓寬鬆循環,預計2026年上半年前每次會議降息1碼,最終利率降至3%左右。利率下行有助降低資金成本並推升資產評價,科技與成長股受惠。
籌碼結構方面,外資4月中旬累計賣超超過7,200億元,近期逐步回補,截至10月僅淨賣超約百億元。融資餘額自低點2,089億元回升至2,835億元,仍低於年初3,286億元水準,顯示市場尚未過熱。外資回補與內資迴流形成雙重支撐,使多頭架構更加穩固。
投資策略方面,臺灣2025年GDP預估成長4.45%,2026年回落至2.81%,顯示AI帶動外需高峰後,經濟將回歸中速擴張。前八月出口年增29%,其中對美出口年增55%,即使面臨高基期,長線AI與半導體投資仍爲主要支撐動能。央行維持利率2%不變,貨幣政策中性偏鬆,資金環境持續有利股市。
操作建議維持「逢回偏多」思維。AI熱潮延續、外資回補、籌碼穩定,使多頭架構具延續性。短線若出現爆量或AI族羣獲利了結跡象,可適度調節持股,採「分批進場、控制比重」策略,以兼顧攻守。
族羣配置建議AI六大主軸,其一是伺服器組裝族羣,因AI運算需求強勁,全球雲端業者擴產帶動伺服器訂單持續上升,是AI生態鏈的核心環節;其二是電源與機構件族羣,因AI伺服器功耗高、機構設計複雜,高功率電源模組與機構零件需求穩定成長,營運動能明確。
其三是散熱系統族羣,因AI伺服器高熱設計帶動水冷與氣冷技術升級,散熱廠營收與毛利同步走升;其四爲高階PCB與主板族羣,因AI主板層數與複雜度顯著提升,帶動高階PCB與ASIC主板出貨擴增,產品單價與獲利能力提升。
其五是高速傳輸與光通訊族羣,因AI資料中心升級至800G甚至1.6T高速傳輸規格,高速線材、連接器及光模組需求倍增;其六是半導體與ASIC晶片鏈,因AI高效能運算推升先進封裝與客製化晶片設計需求,爲AI產業長線成長的技術核心。
潛在風險須留意美債長端殖利率若意外上行、AI供應鏈出貨延遲或外資短線轉賣,可能導致指數技術性回檔。投資人應持續觀察成交量與籌碼變化,若爆量長黑或融資快速增加,宜降低持股以控風險。
AI熱潮延續、資金迴流、籌碼健康,臺股第4季維持震盪偏多格局。操作策略以「拉回佈局、分批進場」爲宜,聚焦AI伺服器、高階PCB、高速傳輸與半導體族羣,中長期多頭結構穩固,市場成長動能仍強。
(作者是玉山投顧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