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罹血癌!名醫曝「7成存活率」治療關鍵

藝人沈玉琳上月29日突住院,引發外界猜測,如今證實罹患血癌。(資料照/粘耿豪攝)

藝人沈玉琳上月29日突住院,引發外界猜測,如今傳出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白血病俗稱血癌,醫師分析,依據病人的白血球數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化,如爲低風險,存活率有機會達到7成,如果是高風險,則建議及早做骨髓移植。

沈玉琳上週傳出身體不適,被送至內湖三軍總醫院,當時不具名人士向本報透露,沈玉琳日前抽血檢查發現異常,進一步檢驗發現,血氧濃度也偏低,臉色蒼白、呼吸困難。送院後發現血液疾病,且心臟、肝臟、肺臟都有病變,因而入加護病房。一週來陸續傳出沈玉琳確診胰臟癌或淋巴癌,但今天確認沈玉琳罹患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醫師蔡承宏說明,白血病的存活率會根據基因型而異,依據病人的白血球數目、基因突變、染色體變化,可區分爲低中高風險,如爲低風險,存活率有機會達到7成,如果是高風險,則建議及早做骨髓移植。

先前傳出沈玉琳就醫時心肝肺等多個器官受損,一度被認爲是猛爆性肝炎。蔡承宏說明,健康情況下白血球數目約4000到1萬,而白血病患者可能高達10萬以上,等於血管裡面的血球大塞車,可能導致心肌梗塞、血氧濃度降低、肝功能受損等,但並非猛爆性肝炎。

蔡承宏說,很多狀況都會導致白血球升高,例如可能是感染,只要治療好了,白血球就會往下降;血癌診斷還需視芽細胞有無大於20%,如果有,就稱爲急性白血病。

蔡承宏指出,白血病的標準治療是化療,如有特定的基因突變,可使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如肺臟、心臟、肝臟功能不全者,健保另有給付一款口服標靶藥,可和去甲基化藥物或化療藥合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