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罹血癌 29歲男曝抗癌路 喊1事很重要

一位29歲血癌病患認爲,保持正向與樂觀的態度很重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未來醫療團隊除了會替他進行化療外,也會評估做骨髓移植。醫師吳鴻誠指出,近年血癌治療相較於20、30年前,已有相當大幅度的進步。一位29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也親自講述自己4月至今的抗癌歷程,歷經多次化療、骨髓移植後,他認爲保持樂觀的心情很重要。

《黃𪻐寧愛+好醫生》節目中,一位29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自述,自己今年4月突然開始腹瀉、發燒,當時以爲只是吃壞東西拉肚子,吃退燒藥後好轉,但仍持續腹瀉,一週後又開始發起高燒,伴隨想吐的狀況,就醫後確診血癌,經檢測發現基因有異常,前後做了3次化療,也做了骨髓移植,期間因爲不斷腹瀉,肛門出現膿瘍的情況,當時醫師認爲屬於危險情況,一旦感染,可能引發敗血症。

血液腫瘤科醫師吳鴻誠指出,該病患出現發燒、拉肚子情況,都是很典型的急性白血病症狀,因爲腸道是人體細菌最多的地方,發作就會從這裡開始。此外,急性白血病症狀還常見紅血球異常所發生的缺氧情況,會出現心悸,血小板也會出現異常,導致凝血功能變差,身上容易出現瘀青、牙齦出血的情形,最嚴重可能是自發性腦溢血、會危及生命。

病患指出,自己幸運的與姊姊配對成功,順利地進行骨髓移植,每天吃抗排斥藥物、每週回診抽血檢查,他認爲保持正向與樂觀的態度很重要。

對此,吳鴻誠表示,當組織配對越好,後續排斥就會越少。排斥的症狀會有兇猛的腹瀉,會拉到嚴重脫水,也可能出現皮膚嚴重發炎、落髮的情況,還可能出現急性肝炎,雖然命保住了,但也會帶來許多新的痛苦,因此過程中會使用抗排斥藥物,但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容易發生許多刺激性感染。

吳鴻誠指出,基因排序相同難度高,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配對是最容易成功的,排斥也會相對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