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季:恢復廚餘養豬 應有3要件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疫情,疫調病毒來源指向未落實廚餘蒸煮,臺中市衛生局昨擴大稽查梧棲案例場五公里內十七間東南亞餐飲店,並第三度採檢案例場。因應豬肉禁運禁宰,市長盧秀燕指示全面清消市場豬肉攤、屠宰場與運輸車,若發現豬隻異常死亡,要求養畜戶主動通報、現勘採檢。
至於廚餘養豬何時解禁?農業部長陳駿季直言,因廚餘未落實蒸煮是這次疫情發生的最可能原因,要恢復廚餘養豬就必須滿足三要件,即查覈要落實、監控要即時、法令要完備,目前仍維持禁止廚餘養豬,是否會持續提供廚餘養豬戶飼料差額補貼,仍待與環境部後續討論。
疫調發現,梧棲案例場陳姓豬農父子不只收梧棲清潔隊廚餘,疑似還收家戶與移工廚餘,來源雜亂。由於梧棲案場鄰近臺中港關聯工業區及梧棲漁港,移工人數不少,臺中市衛生局擴大稽查周邊東南亞餐飲店,首波稽查完成九家未發現違規。
而這次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後,臺中市陸續傳出特約獸醫、疫調落差、清消出包等爭議,飽受外界質疑,農業局指出,將針對制度與現場執行雙軸強化。
農業局說,將造冊列管特約獸醫師並定期稽查,養畜戶若發現疫情或異常死亡,應主動通報動保處,並配合化制系統警示,第一時間派員現勘採檢。動保處獸醫到場時,將同步邀請特約獸醫師參與。
至於中央「禁廚餘養豬」政策仍維持不變,環保局指出,全市每日約三百公噸廚餘,已全面改送三座焚化廠焚化,並加強監督卅七傢俱廚餘再利用檢核資格的養豬場,以「人盯場、人盯梢」每日視訊稽查。
環境部表示,針對後續廚餘的管理, 將提高申報率偏低養豬場的稽查頻率,並督促其落實每日申報作業,另也正研議全面加裝溫度探針及監視器,取代現行的人工上傳照片或影片方式,提升管理效率與準確性。
臺中市廢棄物清除處理公會理事、廚餘清運業者劉連卿說,臺中廚餘量大,收運廚餘逾半載到彰化養豬。廚餘清運業者盼政府能顧及業者生計,妥善處理廚餘去化問題,避免引發垃圾大戰,未來若持續廚餘養豬禁令,建議加強監控,並要求養豬戶要留有購買燃料收據以資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