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遊:壽險公會 三面進擊 理事長談重點業務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聯合報系資料照

壽險業今年進入接軌重頭戲,近期獲得連任的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接受本報訪問,談到未來三大重點業務,陳慧遊說,第一是讓壽險接軌可以安然度過,第二是降低壽險業的經營成本,以強化體質,第三則是三商美邦人壽(2867)資本不足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

陳慧遊提到,現在市場最關注的壽險匯率避險成本問題,過去三年壽險業花費超過1兆元,進行匯率避險,未來希望匯率避險成本可以降低,如果能把部分不必要的成本轉爲實際股本,壽險業的體質就能更強健,而匯率避險的制度調整,要怎麼符合會計實務做法及國際會計原則認可,就是很重要的議題。

目前壽險公會與會計師公會、學界等,正討論各種方案的可能性,找到一致認可的方案,特別是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實務上可以認定,且還必須有學理依據,都還在討論中,希望能儘快有解決方案。

在接軌部分,目前壽險公會則與保發中心密切合作,研擬各種試算方案,而近期將公佈的接軌新制,也與三商壽未來是否能順利接軌及併購關係密切。陳慧遊說,壽險公會希望所有業者能安全度過TW-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也希望三商壽的問題獲得解決,不論對保戶或股東權益,都希望能在永續的前提下,解決所有問題。

陳慧遊談話重點

另外,市場關心的實支實付的議題,他說,一年期實支實付保證續保、不保證費率的醫療保險,近年面臨醫療通膨與不當使用的挑戰,調整費率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身爲壽險公會,他特別強調,對社會進行清楚的溝通,公會責無旁貸。

他認爲,調費的過程必須審慎,不能躁進,但也不能原地踏步。壽險業者必須在各個利益關係人之間找到平衡點,包含保戶的需求、員工的生計、股東的合理回報,甚至要考量不同世代的公平與正義。如果不處理好,將造成世代之間負擔不均,甚至影響社會的長期信任。

壽險公會更要提醒社會,醫療通膨與不當使用,是導致費率壓力的重要原因。這並不是單靠保險業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全民共識與共同理解。全民應正視保險的商業本質,認同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因爲這同時關乎員工權益、保戶保障與股東信心。

壽險公會過去三年完成不少重點業務,談到如何給自己打分數,陳慧遊說:「我給自己打分數不公平,雖然不敢說自己做得多好,但自己盡心盡力,也希望未來三年把重點業務完成,順利把棒子交給下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