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列「武統言論界線」4分類:陸配亞亞是最嚴重狀態

▲亞亞離境前跟老公、孩子擁抱道別。(圖/記者記者黃彥傑攝)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陸配「亞亞」劉振亞透過在抖音、YT設立「亞亞在臺灣」,經常拍攝影片表達中國武統臺灣的不當言論,遭檢舉後移民署認定違反入出國移民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依法廢止其依親居留許可,並於25日離臺。對此,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列出「武統言論界線」的分類,讓民衆分辨。

沈伯洋25日晚間表示,看到亞亞事件後,他依據發言者的身分、時機、受衆、密度等,進行武統言論界線的分類,「亞亞事實上在其中3個分類中都已經是嚴重狀態」、「大家來政治是想要來做事、來立法,來討論標準的,不是來當言論自由大師的」。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圖/記者林敬旻攝)

身分:發言人的身分不同,適用的規範嚴格程度也會有差異。

敵國人士>敵國申請歸化人士>一般外籍人士>一般外籍申請歸化人士>本國國民

言論樣態:綜合考量言論內容的激烈程度、系統性發言與否、言論影響力。

號召暴力、持續鼓吹>一次性鼓吹暴力>單純意見表達※商業利益下的意見表達,無論是否主張暴力,影響程度都高於自主言論

言論受衆:受衆的身分與組成會影響言論效應危險程度。

對敵國或特定羣體宣傳>公衆傳播>私人對話

言論時機:發言所處環境的敏感程度、緊張程度與即時危險。

戰時>灰色地帶>法律敵對關係>承平時期

國會速報 爲了阻擋國民黨離譜公投和意圖綁架大罷免的陰謀,今日我們仍舊嘗試阻擋其公投案的表決。 同時間,也發生了亞亞事件。看到幾位學者表達了擔憂,我想我拋磚引玉,來試着分類一下武統言論的界線。 我根據發言者的身分、時機、受衆、密度等先做一個粗淺的分類。亞亞事實上在其中三個分類中都已經是嚴重狀態。 大家來政治是想要來做事、來立法,來討論標準的,不是來當言論自由大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