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計劃卡關!花蓮災區仍紅警、地方認量能不足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右)指出,撤離計劃地方一線執行量能恐無法因應執行,希望中央協助,不過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左)認爲,縣府應盤點全縣資源投入災區,不應只看地方公所的資源。(羅亦晽攝)
花蓮光復洪災發生迄今邁入第21天,災區仍維持紅色警戒,待撤離計劃完成核定並實施兵棋推演即可解除。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12日已定案計劃內容,但縣府認爲此次洪災前所未見,經與地方公所討論發現一線執行量能不足,還需時間評估、盤點資源,也希望中央能依《災害防救法》規定主動彌補地方不足之處。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指出,解除紅色警戒必須完成4個要件,其中3個已完成,剩下地方的疏散撤離計劃,昨天上午11時與縣府、光復、鳳林及萬榮等3鄉鎮公所團隊做最後一次的討論,基本上已大致定案, 不過因爲縣府有疑慮,因此後續兵棋推演的進度需配合縣府覈定計劃的時程。
縣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表示,堰塞湖衍生的洪災是臺灣近年曆史空前未見,不能因爲現在水位只剩下一開始的1.7%,就認爲若再次潰壩水量會小於這次洪患,因此縣府必須料敵從寬,經不起任何假設錯誤。
他說,經縣府與地方公所討論計劃時發現,第一線執行疏散撤離的公所人力、機具、車輛等資源不足,一線人員也憂心疏散動線是否能承擔鄉親的生命安全,因此撤離計劃還需要時間針對具體執行的細節詳細評估、盤點跟討論,包括是否有可容納逾8000人的撤離收容場域、撤離時所需的救護車輛、長照車輛等。
陳建村還說,依據《災防法》第35條第2項明定,若地方政府無法因應災害處理時,中央應主動協助地方,縣府誠懇期盼中央能依現行法律主動彌補地方的不足。
季連成認爲,地方面對大型災難時,中央都會派人赴災區指導,這次前進協調所也是主動協助花蓮,但縣府要先盤點縣內的所有資源才能因應大型災難,盤點完發現不足再從外縣市調用資源補足,而不是自己的資源都不用,只依賴中央或其他縣市的資源。
他強調,各縣市面對大型災難一定要全面盤點全縣市的資源,只看一個鄉鎮絕對不夠,因此縣府在面對撤離計劃時,不能只看光復、鳳林及萬榮的量能,而是要廣面動員全縣的資源投入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