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魔人血糖失控 醫揪關鍵:很多人都不知道

醫師表示,餐後超慢跑有助降低血糖,若再搭配肌力訓練,更有助於長期血糖平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規律運動有助穩定血糖,用對方法更有效率。不過,家醫科李思賢分享有位患者每天都很努力超慢跑來穩定血糖,但只要一沒運動,血糖就飆高,原因就是出在沒有同時增加肌肉量,提醒40歲之後的人,肌肉流失速度變快,一旦熱衷於有氧,反而可能造成血糖波動日益劇烈,「有氧很好,但均衡更重要。」

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PO文指出,超慢跑和走路像是一種急性穩定血糖的藥物,當我們需要在餐後、或者短時間內快速讓血糖下降,跑步、快走的確很有效,因爲透過肌肉收縮,可以快速把血糖拉進細胞裡。

李思賢表示,但如果能同時增加肌肉量會更好,這不只是讓身體有更多地方可以儲存葡萄糖,還能讓葡萄糖運輸蛋白(GLUT4)的總數量上升,可以當成更長效穩定血糖的方式,因此短效和長效,有氧與無氧運動交互搭配,才能達到長期穩定血糖的目標。

李思賢表示,有位患者每天很努力超慢跑來穩定血糖,但只要沒跑,血糖就飆高,原因就出在沒有同時增加肌肉量;另位患者熱衷於全馬、半馬,也是若在進食後沒運動,血糖就超過180,一看到血糖超標,就拿起跑鞋準備去跑步,他問患者,「這樣真的是處理血糖的方式嗎?如果有一天不能跑了怎麼辦?」

李思賢表示,40歲之後的朋友,肌肉流失速度變快,一旦熱衷於有氧,很容易就會忽略了肌肉的重要性,反而會造成血糖波動日益劇烈,有氧很好,但均衡更重要,別因過度熱衷於有氧運動,導致血糖失控,建議增加一些能增進肌肉的運動,「或許會讓你跑得比較慢,但這絕對值得。」

有網友留言詢問,是否可以在三餐飯後,做10分鐘的簡易體操,例如弓箭步深蹲來幫助控制血糖?李思賢回覆指出,「這是非常簡單實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