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債ETF止跌後“華麗”修復,槓桿資金持續佈局,機構解讀2.0%市場阻力位

財聯社3月25日訊(記者 沈述紅)經過一段時間的震盪調整後,近日,30年期國債ETF淨值迎來階段性修復,其交投之活躍也再度引發市場強烈關注。不少基民感慨“越來越難做”,“離場”還是“加倉”,這是個問題。

數據顯示,鵬揚和博時旗下30年期國債ETF近5個交易日二級市場價格分別上漲2.06%、2.04%,25日成交額分別爲99.73億元、38.92億元,換手率更是分別高達55.50%、62.70%,表現堪稱“華麗”。

交投活躍背後,上述兩隻產品年內合計吸金150.57億元,流通份額和規模也在持續增長。其中,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在3月24日規模達178.57億元,爲歷史較高水平;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份額和規模分別達5723.17萬份,規模達61.69億元,雙雙達到歷史最高值。槓桿資金也在持續佈局中,這兩隻產品本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額分別達0.27億元、1.25億元,最新融資餘額分別達3.49億元、1.89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來,債市震盪整理+短時波動加大,操作果斷、及時止盈止損是提高策略勝率的核心。另有基金經理表示,短期30年國債利率2.0%會是市場的一個阻力位,但當前利率較前低上行約20BP,季度維度30年國債仍有配置價值,二季度需把握“結構性降息”機會。

淨值迎來修復 年內吸金超150億元

3月25日,國債期貨收盤全線上漲,30年期主力合約漲0.49%,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2%,5年期主力合約漲0.09%,2年期主力合約漲0.02%。

這一數據背後,是兩隻30年國債ETF二級市場價格近日止跌並迎來持續數日修復的現實。截至3月25日,在近5個交易日裡,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和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二級市場價格已分別上漲2.06%、2.04%。

僅從3月20日的數據看,上述兩隻產品的單日漲幅便分別達1.27%、1.22%;3月25日,它們的漲幅分別達0.69%、0.55%;成交額分別爲99.73億元、38.92億元,換手率更是分別高達55.50%、62.70%,表現堪稱“華麗”。

交投活躍,帶來的是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和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流通份額和規模的持續增長。截至3月24日,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流通份額達到了1.48億份,規模達178.57億元,較3月20日的歷史最高值有些微回落,但也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同期,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流通份額達5723.17萬份,規模達61.69億元,雙雙達歷史極值。

從資金淨流入方面來看,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和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年內分別“吸金”118.35億元、32.22億元,合計“吸金”達150.57億元;3月以來淨流入額也分別達49.81億元、20.35億元。

槓桿資金也在持續佈局中。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和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本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額分別達0.27億元、1.25億元,最新融資餘額分別達3.49億元、1.89億元。

趨勢比節奏或更重要

近日,MLF操作再次淨投放,展現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

興業證券就此認爲,近期債市止跌的狀態可能得到確認,後續債市可能迎來修復期,長債可能出現交易性窗口。“我們下調長債利率中樞的判斷,短期按照震盪偏多去交易可能更爲合適。”

“順勢而爲,忘記點位,現階段趨勢比節奏更重要。”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張朱霖直言,“結構性降息也是降息”,進入二季度,要把握“結構性降息”機會。

張朱霖觀察到,一季度,外部環境溫和、匯率整體穩定、權益表現較好、基本面穩步復甦,但利率點位透支,因此防範利率順週期風險、爲應對外部環境預留政策空間是關鍵。“但展望二季度,內需持續復甦需要支持,外需不確定性在加大;權益市場,春季躁動,四月決斷;形勢比人強,‘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導向未變,‘適時降準降息’值得期待。”

他認爲,短期10年國債利率1.80%、30年國債利率2.0%會是市場的一個阻力位。但當前利率較前低上行約20BP,季度維度30年國債仍有配置價值。中美利差和匯率影響貨幣政策空間,但“結構性降息也是降息”,進入二季度,把握“結構性降息”機會。

“債市在經歷了下跌-反彈修復的過程後,在沒有新的催化前提下,市場在震盪中等待資金或者基本面變化的指引而走出新的趨勢。”鵬揚基金稱,當前資金面難言出現較大轉向,需重點關注國債和地方債放量發行帶來的配置機會。

該公司表示,震盪整理+短時波動加大是近期債券市場的特點,操作果斷、及時止盈止損是提高策略勝率的核心。其中,長端交易快進快出,關注資金面、海外政策及風險偏好變化,槓桿策略仍不具有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