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看好,外資金融機構加碼佈局中國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實習生高天韻 深圳報道
新年伊始,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上動作頻頻。
1月22日,摩根士丹利宣佈其全資子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開始展業。作爲境內首家新設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貨主要提供中國境內商品期貨經紀業務。
外資券商也加快了佈局中國市場的步伐。近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佈的公示文件顯示,城堡證券(Citadel Securities)已提交在中國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申請材料於1月17日獲證監會接收,申請人爲城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同一時期,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首個分支機構獲准展業,在華佈局更進一步。
近年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外資機構積極佈局投資中國市場。
安永發布的《中國金融改革開放2024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外資金融機構在華資產規模、業務收入等均整體增長。報告提到,從銀行業資產規模、保險保費收入、股票市場市值、債券市場餘額及貨幣國際化程度等多個核心維度衡量,中國已確立金融大國的地位。然而,中國金融發展仍面臨“大而不強”的現狀,即在規模性指標上領先的同時,金融發展質量、資源配置效率、服務效能以及風險抵禦能力等關鍵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外資券商隊伍持續擴大
近年來,我國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持續推進,宣佈多條對外開放措施,涉及取消或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寬外資機構和業務准入條件、擴大外資機構業務範圍等多個方面。隨着政策不斷優化,外資券商隊伍持續擴大。
1月17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佈的公示文件顯示,城堡證券提交了在中國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申請材料於2025年1月17日獲證監會接收,申請人爲城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城堡證券(Citadel Securities)是華爾街傳奇投資人士肯·格里芬(Ken Griffin)創建的全球做市商,公司擁有20年曆史,約1600名員工。此外, Griffin還創立另一家對衝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 LLC)。兩間公司完全分開,獨立運營,其中Citadel側重資產管理,Citadel Securities專注於經紀業務。
作爲美國知名做市商,城堡證券一直看好中國市場機會。2019年3月,城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於中國香港成立;2021年12月2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告宣佈吸收三家機構爲國際會員,其中包括城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2023年1月,證監會官網顯示,城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獲批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 2023年7月,城堡證券官宣,貝萊德中國區原負責人湯曉東將加入城堡證券,帶領團隊加強與在華客戶、商業夥伴的合作,驅動中國市場的業務增長。
城堡證券CEO趙鵬曾公開表示,充分看好中國市場,上海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和一流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企業在滬拓展布局的信心和決心。在滬深耕發展是長期戰略,將更好發揮行業專長,把專業技術帶入中國市場。
同月,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獲頒《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准開展的業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限承攬)以及證券資產管理(限承攬),成爲了今年以來首家外資券商在華獲准營業的分支機構。
截至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高盛(中國)證券、渣打證券、法巴證券等4家外商獨資券商,以及瑞銀證券、星展證券、大和證券、匯豐前海證券等多家外資控股券商。此外,花旗證券、瑞穗證券、日興證券等多家外資券商的設立申請也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接收。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多位外資人士表示,當前外資機構正以多種形式加大中國市場的佈局力度。
“中國市場始終是貝萊德集團的戰略重點。”近日,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範華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貝萊德在中國市場已經紮根18年,從最初的代表處起步,逐步擴展到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私募,再到理財公司和公募基金。一路走來,貝萊德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沒有改變”。
展望2025年,儘管外部環境挑戰仍存,但富達認爲國內的一系列逆週期調節政策能有效對衝外部的不確定性。政策託底和流動性充裕對權益市場估值將起到關鍵支撐作用,在經濟基本面觸底過程中,受到寬鬆流動性推動,或會實現一定程度的"股債雙牛"。
“整體而言,我們對2025年A股市場持謹慎樂觀的看法”,富達基金投資主管聶毅翔表示,政策方面,從去年一系列刺激措施的出臺和12月兩項重要會議對經濟的佈局及政策取向,看到部分超出市場預期的表述,凸顯了政策制定者對於支持經濟增長的決心,提振了投資者信心。
聶毅翔認爲,從基本面的角度,預計伴隨經濟企穩,公司盈利有望復甦,2025年中國經濟將從築底階段開始步入上升通道,但仍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同時,A股估值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對比都處於較具吸引力的水平,加上中國資產在全球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仍然顯著低配,以及與全球其他資產的低相關性,預計2025年海外資金將回流中國市場,增加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配置。
路博邁基金則表示,國內經濟能否走出需求不足,是本輪股市行情變化的關鍵,“國內需求的錨在地產,而地產今年銷售面積已經低於潛在中樞,存在超跌跡象,這也反過來指向一種可能,只要政策方向和力度得當,地產可以階段性企穩。”展望2025年,路博邁基金認爲中性預期下,國內經濟在政策支持下緩慢復甦,上半年A股盈利有望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