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蘇超現場觀衆有門票外消費

蘇超開賽以來產生的“潑天流量”,正通過一張張門票,轉化爲可觀的消費數據。

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微信公衆號“江蘇調查”21日發佈的文章顯示,8月16日至17日,“蘇超”第九輪在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六座城市開賽,球場內座無虛席,球場外消費同樣火熱。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在賽事現場同步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蘇超+”消費模式廣受好評,超九成(95.9%)現場觀衆因觀賽帶動了門票之外的消費。

“蘇超”已不僅僅是精彩的足球賽事,更成爲撬動城市消費活力的強力引擎。

自5月10日揭幕以來,“蘇超”迅速成爲現象級賽事。8月17日晚,蘇超南京隊主場和鹽城隊的比賽吸引了60633名觀衆來到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觀賽,再次創下“蘇超”單場上座人數新紀錄。8月16日至17日的“蘇超”第九輪6場比賽,共有20餘萬人進入球場觀賽,單輪場均現場觀賽人數爲34593人。統計數據顯示,開賽至今,蘇超的現場觀賽總人數已經超過130萬。

蘇超“過夜經濟”效應顯現。調研顯示,53.9%的外地觀衆自駕前往觀賽,還有35.9%選擇乘坐火車或大巴。不少人趁暑假帶娃看比賽,順便打卡特色美食、景點,31-45歲羣體是觀賽主力軍,佔比51.5%。除常州與客隊鎮江之間距離近,外地觀衆留宿率偏低外;其餘5場比賽,有一半以上(50.9%)的外地觀衆選擇留宿,近四成(38.4%)在主場城市停留24小時以上。

調研顯示,結伴出行是主流,79.5%的觀衆爲2人及以上同行。來自徐州的屈先生一家四口只搶到一張球票,自駕到無錫後分開行動,男士現場觀賽,妻子帶孩子游覽靈山大佛、惠山古鎮等景點。

一張小小的球票,不僅是進入賽場的通行證,更成爲了撬動多元消費的“鑰匙”。調研顯示,九成以上(91.8%)觀衆知道景點免費、消費折扣等“蘇超”優惠活動,其中近一半“非常瞭解”;近八成(79.0%)觀衆已經參與或計劃參與相關活動。超九成(95.9%)觀衆產生了門票外的消費,六成以上(65.9%)觀衆表示本次行程支出超出預期。外地觀衆家庭整個行程花費普遍在1000-2000元區間。調研顯示,94.1%的觀衆在外用餐,79.0%的觀衆購買文創產品,62.5%的觀衆存在娛樂等其他消費,進行酒店住宿、景點遊覽的觀衆分別佔比21.0%和66.1%。

作爲一個現象級賽事IP,蘇超對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十分顯著。

據江蘇省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在促消費穩投資方面,報告指出,“蘇超”前六輪比賽監測的旅遊、出行、餐飲、住宿、體育五個場景合計實現服務營收379.6億元,同比增長42.7%。

剛放票就“秒光”,“一票難求”在“蘇超”已成常態。購票過程中,不少市民和球迷反映,目前比賽購票採用搶票形式,存在搶票難、售票平臺系統卡頓、功能不完善等情況。對此,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官方8月21日宣佈,啓用全省統一購票平臺,並對購票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日起,市民和球迷觀看8月30日(第十輪)及後續比賽的,統一通過該票務平臺購票,購票方式由“搶票”調整優化爲“預約+搖號”制。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長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業餘生活包括文體娛樂、旅遊休閒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增長,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體育賽事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體育賽事活動增加進一步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健康需求。

他認爲,“蘇超”的舉辦,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羣衆的體育參與度。蘇超很多比賽一票難求,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優質賽事供應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認爲,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加大文體娛產業方面的有效供給,包括供給的結構、供給的數量、質量和市場規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