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萬臺機器人,剛剛撐起一個IPO
一家融到E1輪的北京明星獨角獸登陸港股了。
7月9日,極智嘉正式在港上市。截至發稿,這家全球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的知名企業市值超215億港元,該公司是近兩年港股硬科技IPO企業中收入規模最大的公司。
在清華校友鄭勇等人的帶領下,極智嘉獲得全球超800家終端客戶的認可,於2024年底累計向超40個國家交付了56000臺AMR機器人,一年的收入達到24億元。
這番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長期陪伴他們的投資人的支持。
一路走來,極智嘉已從火山石投資、高榕創投、祥峰投資、華平投資、Granite Asia、D1 Capital、雲暉資本、CPE源峰、中網投、中金資本、英特爾資本、波士頓投資、大灣區科創基金等手中拿到超過44億元。
清華校友帶隊,幹出一個北京明星獨角獸
極智嘉的故事,得從十年前講起。
時間回到2014年,身爲新天域資本高級經理的鄭勇在考察亞馬遜倉庫物流項目時,意識到機器人系統在物流領域有非常大的價值和市場空間。由於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他逐漸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
那個時候,本碩就讀於清華大學的鄭勇,不僅已在跨國公司ABB和聖戈班從事供應鏈管理工作多年,還在新天域資本負責投資組合公司的投後管理以及TMT和機器人行業的新投資項目,對投資和機器人領域擁有深刻見解。
經過一番準備,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李洪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師劉凱、曾參與國家級重點機器人項目且在瑞斯康達工作的陳曦,最終成爲與鄭勇一起創業的夥伴。2015年2月,他們在北京成立了極智嘉。
由於相關資料很少,最初只是利用工作外時間去研究的他們,用了四個月才讓機器人跑起來,又花了兩個多月才把原型機搞出來。當時,市場上還沒有同類公司,這也導致他們開拓市場的過程非常艱辛。
幸運的是,極智嘉很快便迎來一個重要的機會。
在“物流提速”成爲2015年雙11的一個關鍵詞後,決定當天正式發佈產品的極智嘉團隊開啓瘋狂加班模式。從優化設計原型機,到搞定所有零部件,他們不到三個月便完成從0到1再到量產的過程,最終順利讓物流機器人運轉起來。
這次特殊的經歷,讓他們在業界獲得衆多關注,並得以快速拓展國內物流機器人市場。到了2016年,極智嘉又與唯品會開展部署智能倉儲的合作,並順利經受了雙11、雙12的考驗,成功駛向發展快車道。
隨着在業內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海外客戶也主動找到他們。爲了合適的客戶和投資回報,極智嘉在2017年便開始佈局尚處於藍海的海外市場,並於同年成功交付第一個日本項目,成爲最早出口海外的中國AMR企業之一。
在深耕全球市場的過程中,他們的自主移動機器人賣得也是越來越好。鄭勇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從2015年到2020年,極智嘉一共賣了1萬臺機器人。但是在2020年至2021年這一年,他們就賣了1萬臺機器人。
經過十年的發展,極智嘉不僅成長爲北京的明星獨角獸,最終還成爲全球知名的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提供商。
賣出5萬多臺機器人,一年入賬24億元
倉儲自動化的重要程度不斷提高,剛好成爲極智嘉飛速發展的重要機遇。
從貨架到人揀選、貨箱到人揀選、托盤到人揀選,再到智能分揀、智能搬運,這家公司通過提供一系列AMR機器人解決方案,將業務覆蓋到倉儲履約和工業搬運等應用場景。
按照他們的說法,貨架到人揀選解決方案可將貨物送到人工揀選員處,滿足客戶對高吞吐量、兼容性、存儲、倉儲效率的需求。
在全球超800家終端客戶的支持下,這家公司於2024年底累計向超40個國家交付了56000臺AMR。去年,極智嘉整體客戶復購率約74.6%,其中關鍵客戶復購率達84.3%。
出於對他們產品的認可,美國服飾巨頭S&S Activewear在三年內五次復購,完成五座物流中心的智能化升級。此外,美國3PL巨擘UPS在美國東西部兩個倉庫中部署超千臺AMR,以應對旺季高峰。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極智嘉年度訂單金額不斷上漲,由2022年的19.9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31.4億元。與此同時,這家公司的收入也從2022年的14.52億元,進一步增長至2024年的24.09億元。
用灼識諮詢的話來說,如果按照2024年的收入計算,他們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提供商,並且連續六年保持這一領先地位。
更加令人吃驚的是,在收入持續擴張的同時,這家公司的毛利率也在上升,從2022年的17.7%飆升到2024年的34.8%。
這些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極智嘉在研發上的長期投入。從2022年開始,他們三年累計在研發上投入超過10億元。到了2024年底,這家公司擁有1867項專利,以及機器人軟硬件平臺等。
不過受研發、債務贖回帶來的賬面變化等因素影響,極智嘉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至2024年,他們的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爲8.21億元、4.58億元、0.92億元,呈現快速收窄趨勢,接近盈利拐點。
身處有望成爲千億級別的全球AMR解決方案市場,極智嘉未來顯然還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融到E1輪,累計拿到超44億元
一路走來,融到E1輪的極智嘉累計拿到超過44億元。
成立沒多久,他們便在菜鳥的引薦下,完成心怡科技投資的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再加上這家公司的持續努力,才得以在2015年雙11這一天讓剛打造出來的智能機器人吸引衆多目光。
那個時候,中國的電商處於高速發展期,對倉儲物流機器人的需求初步顯現。在2015年與極智嘉接觸後,高榕創投董事總經理辛旺發現他們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相比,在軟硬件成本和性能方面具備顯著優勢。
到了2016年5月,看好這家公司的高榕創投出手了,與火山石投資成爲他們A1輪的投資者。作爲極智嘉最早的機構投資人之一,高榕創投不僅聯合領投這家公司A輪融資,還在後續融資中繼續跟投。
一年後,祥峰投資直接投了他們5000萬元,同樣也在對方後續融資中持續加註。當極智嘉推進全球化時,這家投資機構協助他們對接新加坡等關鍵市場的戰略客戶資源,並支持對方組建國際化的人才團隊。
在祥峰投資管理合夥人夏志進看來,極智嘉的成功既源於創始團隊卓越的產品開發能力與高效的學習速度,也得益於前瞻性的全球化戰略佈局。
2017年7月,關注物流行業的華平投資成爲他們的股東,最終在B輪融資中投了超過1億美元。那個時候,菜鳥和京東都曾向極智嘉拋出橄欖枝。不過爲了更好地給不同行業、不同需求客戶提供倉儲服務,這家公司並沒有選擇拿他們的投資。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很早便接觸到倉儲機器人行業的Granite Asia,發現極智嘉的產品性能極強,並展現出行業領先的產品穩定性、團隊執行力以及客戶滿意度。最終,Granite Asia在2019年出手,堅定地押注了極智嘉。
從2019年6月開始,這家公司在一年半內先後完成C1輪和C2輪,投資方包括Granite Asia、D1 Capital、祥峰投資、鴻爲資本、雲暉資本等。
據Granite Asia執行董事鄺英揮透露,“當時,極智嘉展現出極強的產品能力,同時團隊也在海外市場取得了突破。”而Granite Asia的海外資源,也可以幫助這家公司加速業務拓展。
隨着時間推移,他們於2020年10月獲得CPE源峰投資的6000萬美元。三個月不到,極智嘉又從中網投、賽領資本、健瓴資本、中金資本手中拿到6000萬美元。
鄭勇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早期大家還會擔心機器人有沒有價值,現在極智嘉驗證了,“今天跟投資人對話,我們沒太多需要解釋的,他們不懷疑我們的成長,很關心你的估值。”
到了2021年3月,極智嘉完成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CPE源峰、華賽基金、雲暉資本等。9個月後,他們又用一年時間完成祥峰投資、清悅資本、英特爾資本、波士頓投資、農銀投資、大灣區科創基金、合肥建投資本等投資的E1輪融資,估值達到1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螞蟻集團和高信資本等選擇通過買老股的方式,成爲了極智嘉的股東。
上市前,華平投資持股11.86%、Granite Asia持股6.19%、祥峰投資持股5.3%、螞蟻集團持股4.93%、火山石投資持股3.27%、高榕創投持股2.88%。
隨着上市的鐘聲響起,這些投資人經過長期陪伴,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收穫時刻。
參考資料:
1.《專訪極智嘉創始人鄭勇:物流領域更值得企業用技術去顛覆》,中新經緯
2.《天貓、京東用他的產品,馬雲、劉強東曾想投資他》,中國企業家雜誌
3.《連續四年全球市場份額第一,這家機器人公司如何做到?》,中國企業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