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400億融資發行,較去年提速11.42%,股市回暖下券商密集發債應對業務需求

財聯社4月17日訊(編輯 李響)今年以來,隨着股票市場逐步復甦,券商密集發佈融資公告以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52家證券公司境內合計發行200只債券,境內發債規模合計達3405.98億元,與去年同期3056.97億元相比增長11.42%。

此外,包括廣發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申萬宏源等4家券商發行境外債15只合計14.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8只7.22億美元已經翻倍。

財聯社注意到,相較去年同期發債規模前三的國信證券(246億)、中信證券(244億)和國泰海通證券(201億)相比,今年前三分別是華泰證券(282億)、廣發證券(275.6億)、中銀證券(274億)在發行金額和數量上均有所提升。

從發行品種上看,短融爲券商主要的融資方式。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券商合計發行69只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達1087億元,佔總發行量的31.91%,同比去年大幅增長54%。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9月券商短融發行新規實施後,券商短融的期限與交易所短期公司債保持一致,由原來91天調整爲1年(含),券商短融的存量數量也在持續上升。“新規後發行人的短融發行期限選擇靈活性大幅增強,可根據市場利率水平調整發行期限,同時也對發行人的久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業內人士表示。

國泰海通固收分析師王宇辰表示,按照監管規則,到期期限在3年、2年、1年以上的券商次級債,分別按100%、70%、50%的比例計入淨資本,對於期限1年以上的次級債可用於補充證券公司的附屬淨資本,提高其資本充足率和抗風險能力,而1年期以下的次級債則主要用於補充流動性資金。

以目前存量債券規模最大的國泰海通證券爲例,目前國泰海通證券存量債券2438億元,其中期限在1年期以下的共7只合計265億,多在近一年完成融資,融資成本多在2%以下。4月7日晚間,國泰海通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批覆,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600億元公司債券的註冊申請,目前包括國泰海通、中泰證券、南京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等多家券商次級債發行獲批註冊申請。

中信建投非銀首席分析師趙然分析稱,在股票市場處於強市環境時,券商發行債券多以新增發行爲主,主要用於滿足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在弱市環境下,券商則主要以維持債券存量規模爲目標,此時債務置換在債券發行中所佔比例較高。

不過對於二級市場而言,華泰證券固收團隊此前研報分析稱,券商次級債條款優於銀行次級債,但流動性偏弱,目前券商次級債信用利差已處於歷史低位,期限利差、等級利差均較窄,挖掘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