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永債今年僅發行5只,大行需求走弱,股份行及城農商行或貢獻2974億元全年淨融資額
財聯社3月14日訊(編輯 李響)今年開年以來,二永債發行遇冷,大行供給量出現萎縮。有機構測算,今年二永債供給增量或主要來自股份及城農商行,總額或達到2974億元。
以此同時,二永債以其估值波動小在近期債市震盪期成爲不少機構關注的優質防禦型資產,自2月以來二永債收益率持續上行後,在近期債市逐步回暖的趨勢下,逢高配置中高等級短久期二永債仍是追求負債端穩健機構的較好選擇。
國有大行補充資本意願下降,今年二永債增發或主要來自股份及城農商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銀行二永債總髮行僅5只合計1140億元,淨融資額爲-5422億元,均大幅低於去年同期的16662.9億元和5532.4億元。二永債開年遇冷現狀明顯,與大行資本補充意願大幅走弱關係密切。
財聯社梳理髮現,今年新發的5只銀行二永債,國有大行發行2只,股份行發行1只,城商行發行2只,其中歷年佔發行大頭的國有大行僅工商銀行和郵儲銀行今年分別發行了500億和300億,而去年同期發行的9只銀行二永債中,國有大行就發行了8只合計25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爲,今年以來銀行“二永債”發行規模下降,與去年大幅補充資本後充足率相對企穩有關。以中國銀行爲例,在去年1月30日和4月2日發行了兩筆600億的二級資本債後,中行的資本充足率從一季度的18.52%上升至三季度的19.01%,達到近10年來最高水平。
也有機構人士指出,由於我國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間,部分銀行或主動推遲二永債發行,試圖降低票面利率以及融資成本。
不過在長江固收首席趙增輝看來,今年預計國有大行淨融資量將延續下滑,在低利率環境下,二永債的增發需求或主要來自股份及城農商行。
在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今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不過會分步實施。
趙增輝表示,自財政部將分批發行特別國債爲國有大行補充資本,國有大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將維持高位。以合意資本充足率和有效批覆額度定量測算結果顯示,國有大行今年二永債淨融資額約爲850億元,而高達2974億元淨融資額將來自於股份行及城農商行。
“股份及城農商行仍有增發二永債的需求”, 趙增輝表示,一方面,有效信貸需求仍有待恢復以及資本新規的實施,銀行資本消耗會有所減緩,另一方面,在淨息差承壓和資產質量修復影響之下,銀行利潤增速也有所放緩,內源補充能力受到影響。
二永債收益率近期有所回暖
二級市場方面,財聯社也注意到,在近期債市震盪期,二永債以其估值波動小成爲優質的防禦型資產,被機構投資者廣泛關注。
“二永債作爲底倉資產進行配置可增強組合的防禦屬性,尤其是中高等級短久期品種,估值穩定性的優勢較爲突出”,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1年期以內中高等級的二永債品種利差仍處於較低歷史分位,且存在一定的品種倒掛現象,成爲當前追求負債端穩健機構的“心頭好”。
與此同時,隨着債市情緒持續回暖,自2月以來持續走高的二永債收益率出現回暖跡象,昨日不少AAA級二永債收益率當日下行幅度超5bp,如“22建行二級資本債02A”、“22交行二級資本債02A”,昨日收益率下行幅度均超10bp。
“公募基金仍是二永債重要淨買入力量之一,當前可通過波段交易獲取不錯的資本利得,此外理財規模逐步回升,配置二永債的需求或有望隨之提升”,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華西固收分析師謝瑞鴻在研報中指出,當前信用債跟隨利率債調整,二永債曲線通過“熊陡”的方式逐步走出倒掛狀態,逢高配置仍是當前不錯的債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