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30萬臺充電寶被召回!行業巨頭集體翻車,安全問題再引熱議

當下的這場移動充電寶安全危機,其影響仍在以一種始料未及的速度擴大。6月26日,中國民航局在官網發佈了一則緊急通知,在全國範圍內收緊了對充電寶的航空安全管控: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這場危機早有預兆——2025年5月,法國航空事故調查局在一份正式報告中,將3月份的一起國際航班的行李艙火情的源頭指向了一枚羅馬仕品牌的20000mAh充電寶。6月16日,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召回約49萬臺產品;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也宣佈在中美兩大市場召回共計超過180萬臺產品。

價格戰引發的質量危機

要理解這場危機的根源,必須從一個關鍵的地方開始:價格。通過對主流電商平臺的歷史數據追蹤發現,一款"羅馬仕20000mAh 22.5W快充充電寶",在2021年時,其日常售價普遍在人民幣129元至149元區間;到了2024年底,在部分渠道,這個數字變成了69元。

根據真鋰研究院的分析數據,一枚安全可靠的優質電芯,其成本約爲人民幣40至50元。加上電路板、外殼、封裝等其他物料,一個充電寶的基礎物料清單成本至少在50至60元。而且,這個價格尚未計入研發、營銷、物流、渠道費用及必要的企業利潤。

當市場零售價逼近產品的物料成本線時,一個艱難的權衡便擺在了所有廠商面前。真鋰研究院創始人墨柯表示,供過於求的局面導致充電寶廠商在採購電芯時,會持續不斷地壓價。電芯廠在這種壓力下賺不到錢,但又不想放棄訂單,就只能在用工用料等方面節約成本。這樣一來,產品的安全係數就會降低,缺乏基本保障。

供應鏈妥協與材料降級

在成本壓力之下,供應鏈的妥協首先體現在對電芯等級的選擇上。一位資深的鋰電行業工程師李先生介紹,行業內依據電芯質量的高低,存在"A品""B品"乃至"C品"的分級。A品電芯是性能、容量、外觀等各項指標完全達標的優質品,主要供給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高端應用。

B品電芯則是在生產過程中,因有輕微瑕疵或參數偏差而未能達到A品標準的電芯,它們功能上仍可使用,但性能、可靠性和循環壽命等都不及A品,但由於價格便宜,大量的B品電芯會流向對成本極其敏感的充電寶行業。李先生表示,B品電芯的內部結構可能存在不穩定性,更容易在過充、過放或物理撞擊下發生內部短路。

比使用B品電芯更有甚者,或許是直接在覈心原材料上進行"違規"操作。羅馬仕公司在6月16日的召回公告中承認,召回原因系"部分電芯原材料來料原因",可能"在極端場景下產生燃燒風險"。安克創新在相關公告中的指向則更爲具體,表示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存在"未經批准的原材料變更",並明確這可能導致"隔膜絕緣失效",從而引發過熱甚至燃燒風險。

供應商安普瑞斯浮出水面

安克創新在公告中語焉不詳的"某供應商",其身份很快就浮出了水面。6月25日,有機構在拆解一臺召回範圍內的安克A1681型號20000mAh充電寶時發現,其內部電芯的產品信息噴碼清晰地顯示爲"APRS(安普瑞斯)"。6月26日,針對充電寶召回事件,安克創新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公司已經終止與供應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的全部合作,市場傳聞涉事供應商未經允許更換電芯原材料信息屬實。

根據電池交易網過往發佈的充電寶拆解文章,包括安克、羅馬仕、小米、綠聯、倍思旗下均有產品採用安普瑞斯的軟包電芯。自2025年6月14日起,在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名下多個與鋰離子電池相關的3C認證證書,狀態被密集變更爲"暫停"。

公開信息顯示,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由美國安普瑞斯(Amprius)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與無錫市國資委旗下的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投資總額達2億美元。美國安普瑞斯(Amprius)公司由崔屹於2008年創辦,崔屹則是全球材料科學領域知名學者。

召回困境與航空安全警報

危機的直接後果,體現在銷售渠道上。6月25日,當在淘寶平臺搜索"羅馬仕充電寶",結果已顯示爲"非常抱歉,沒有找到相關的寶貝";在京東平臺,羅馬仕官方旗艦店內多個充電寶相關產品已顯示爲下架狀態。在抖音羅馬仕旗艦店,則已無法搜索到充電寶產品。

與此同時,早已公開的召回,則在物流這一最基礎的環節上陷入停滯。順豐速運等多家快遞公司以安全風險爲由,暫停攬收羅馬仕品牌召回的充電寶,順豐官方客服對此的迴應是,充電寶普遍被歸類爲"高風險電池類物品",需要進行"風險管控"。

面對召回產品無法寄回的現實,羅馬仕官方於6月22日推出一個處理流程:用戶需將充電寶電量耗盡,用鹽水浸泡24小時後自行安全丟棄,並拍攝視頻爲證。深圳一家鋰電池管理系統公司的市場經理羅先生表示,把產品賣出去很容易,但要安全、合規地把帶鋰電池的產品收回來,成本和難度是指數級上升的。整個行業過去幾年都在拼正向物流的效率,很少有企業爲逆向回收建立過完善的體系,這次算是集中補課。

行業監管收緊與未來展望

物流行業之所以採取如此"一刀切"的極端避險措施,其背後原因是充電寶安全風險已從個體事件溢出至公共安全領域,尤其是在航空領域。公開報道顯示,在此次充電寶危機集中爆發前的數月內,已有數起與充電寶相關的航空安全事件發生:2025年3月20日,由杭州飛往香港的航班上,飛機客艙內發生起火,航班被迫降,根據法國航空事故調查局的初步調查,該事故正是由一枚羅馬仕品牌20000mAh充電寶熱失控所引起。

這一系列發生在萬米高空的真實險情,亦促使深圳、長沙等多地機場,對召回範圍內的特定型號充電寶,執行了嚴格的"禁攜令"。6月26日,深圳機場處表示,目前所有無3C標識及被召回型號的充電寶均會被安檢攔截,禁止攜帶登機。

眼下,在國家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不僅是安普瑞斯,包括羅馬仕、安克創新、小米、綠聯、倍思在內的多個移動電源品牌的強制性產品認證(3C)證書,均被變更爲"暫停"狀態。2025年5月6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發佈《關於移動電源(0914)、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0915)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程序調整的通知》。該通知明確指出,自5月6日起,受理的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類申請,其"型式試驗樣品由原來'企業送樣'調整爲從'生產現場抽樣'"。墨柯表示,這一變化非常關鍵,它使得企業無法再用"特供"的、質量完美的樣品來應付檢測,產品的品質問題更容易被暴露。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