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專家每天必補充1維生素 生物年齡大減11歲
國人普遍體內維生素D不足,可藉由吃鮭魚等魚類,或額外吃保健品來補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52歲的美國老化醫學教授洪克特(Kurt Hong)先前透過檢測,發現自己的生物年齡只有41歲,比實際年齡小了11歲,並指出之所以能逆齡,與他的3個生活習慣有關,包括維持有氧與重量訓練、每天補充維生素D及規律訓練大腦。
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商業內幕》報導,洪克特是透過PhenoAge演算法來檢測自己的生物年齡,發現比實際年齡少了11歲,他指出,年齡只是數字,人可以選擇讓自己活得更年輕。
洪克特多年來每週重訓45分鐘,也會進行跑步等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訓練心肺功能,重訓則能增加肌肉量;坊間保健品雖然很多,但洪克特每天只固定補充維生素D,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提升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上,洪克特會透過閱讀、玩桌遊,讓自己持續動腦,防止認知功能退化。
對洪克特每天補充維生素D,食安專家韋恩在部落格指出,維生素D是一種功效很多元的維生素荷爾蒙,有助骨骼強化,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也有助免疫系統健康,但臺灣人不愛曬太陽,75%以上都是攝取不足的,且年紀增加會造成對維生素D的吸收力變弱,中高齡者更是缺乏高風險族羣。
韋恩表示,鮭魚、鮪魚、鯖魚等魚油豐富的魚,或是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起士等都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若體內維生素D不足,可額外吃保健品補充,但要注意維生素D是屬於脂溶性的,過量累積會造成高血鈣症、腎結石或是尿毒症,不是吃越多越好,維生素D訂有每日50微克的上限,不需要過量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