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雙墩鎮:用好“三大抓手”爲基層治理“蓄勢增能”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雙墩鎮黨委錨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目標,持續完善多元共治機制,釋放“社+N”綜合效應,以“三大抓手”着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促進基層治理蓄能提質增效。
抓牢“強基固本”,夯實基層治理堡壘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雙墩鎮黨委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構建“鎮黨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組織架構。社區層面成立“黨總支”10餘個,依託小區劃分“黨支部”40餘個。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制度,確保黨組織建設各項任務落細落實。
推進各類黨組織“聯建共建”,針對青年人羣、特殊羣衆、新興行業等工作領域的短板,整合共享各類資源,組織開展黨建活動,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黨建工作由單打獨鬥向互動融合轉變,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在整體融合中實現內涵式發展、系統性增效。
同步加大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力度,打造一支講政治、有情懷、善治理的骨幹隊伍。黨員們以身作則,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深入羣衆,傾聽民意。在雙墩鎮雙豐社區,便有38名在籍黨員積極參加社區活動,10餘名“雙報到”在職黨員投身社區服務工作,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0餘次,認領“微心願”16個,用實際行動彰顯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抓好“同題共答”,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只有將黨建優勢轉化爲治理優勢,才能激發出共治的原動力;只有讓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黨建工作才能成爲城市發展中重要的“軟環境”。
雙墩鎮黨委把黨建觸角伸向社會治理的“第一道防線”,引導各社區成立黨建品牌。例如,雙豐社區以“睦鄰雙豐”黨建品牌爲核心,建設“睦鄰亭”,爲居民提供一個平等交流、共同協商的平臺。目前,共有10餘個社區成立了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協調解決小區停車位規劃、綠化提升、非機動車飛線充電等居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100餘件。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社區“黨總支”統領、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共治”機制,創新“平安夜巡”等經驗。藉助121名“紅色小管家”的工作力量,日常走訪居民羣衆2萬餘戶,蒐集、解決居民問題訴求3000餘件,暢通民意反饋渠道,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熱情,提升居民羣衆的主人翁意識,確保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的正確方向,形成多元主體廣泛參與基層治理的良性機制。
抓實“羣衆路線”,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雙墩鎮黨委發揮“頭雁效應”抓落實,積極推行黨組織“書記項目”,構建“包聯村(社區)幹部+村(社區)黨組織+羣衆”的聯繫機制,用好黨羣服務中心、小區網格服務片站等陣地,完善“民呼我應”長效機制,打造老年助餐、家庭醫生等百姓“家門口”的幸福場景,把更多羣衆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同時,進一步完善“1456”工作法,堅持以“一核帶動”引領工作,“四微服務”紓困解難,“五社聯動”延伸觸角,“六步議事”推動善治,使社區治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
結合文明創建、道路交通安全等社區重點工作,找準着力點,融入日常志願服務的大局當中,使志願服務精神深入人心。今年,廣大黨員深入羣衆開展“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200餘人次,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亮身份、強服務”活動30餘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50餘次,有效助力政策在一線宣講、民意在一線收集、服務在一線開展、發展在一線推動。(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