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重症8死創6年最高 疾管署:10月上旬將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重症8死創6年最高,疾管署:10月上旬將進入流行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又是新生兒腸病毒!疾管署公佈,國內上週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僅七天的北部男嬰,出生即黃疸、茶色尿,住進加護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媽媽有發燒症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6例,含8例死亡,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預測十月上旬,國內健保及門診人次每週會超過一萬一千人次,將正式進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長、校園注意腸病毒防疫措施。

曾淑慧表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較上週上升7%,雖尚未進入流行,但是有不少縣市已經超過流行閾值,評估腸病毒風險將持續增高,她預測十月上旬,國內健保及門診人次每週會超過一萬一千人次,將正式進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長、校園注意腸病毒防疫措施。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的一名死亡個案,爲北部一名七天大男嬰,沒有先天病史,八月底出生後 院入住護理之家,七天大時,出線體溫偏低、臉色蒼白,當下從護理之家轉到急診就醫,急診發現黃疸、茶色尿,抽血發現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立刻轉到加護病房治療,但隔天陸續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多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檢查有發現有顱內出血,心臟功能受損,經過治療沒有改善,住進加護病房隔日就不幸過世,死因爲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併發心衰竭。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爲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林詠青表示,根據疫情調查發現,該男嬰出生的診所、嬰兒室、以及周遭接觸者都沒有症狀,但媽媽生產前發燒感冒,爸爸沒有症狀, 因此推測,是媽媽周產期腸病毒感染而造成傳染。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呈緩升趨勢,第37周(9月7日至9月13日)門急診就診計8313人次,較前一週(7786人次)上升6.8%。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預測,國內腸病毒十月上旬將進入流行期。(鄭鬱蓁攝)

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爲多,其次爲伊科病毒11型及克沙奇A6型;近期伊科病毒1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且新增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病例,評估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

疾管署表示,今年累計1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爲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3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7例死亡,呼籲民衆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表示,依目前監測資料,伊科病毒11型仍持續於社區流行,新生兒感染併發重症風險持續,加上開學後腸病毒傳播風險增加,家長、教托育及醫療照護機構與產後護理之家仍須加強留意,落實各項腸病毒防治及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