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助攻利多三連發 觀光餐旅股營運添薪
觀光餐旅股歷經爲時2年的疫後報復性復甦後,今年成長動能隨基期墊高而趨緩,而4月美國對等關稅議題造成資本市場動盪、日本災難預言等因素使消費意願短期趨守觀望,加上電費及人力等營運成本增加,諸多黑天鵝因素均使觀光餐旅股上半年營運動能承壓。
不過,隨着關稅議題及日本災難預言等影響因素淡化,消費市場信心自6月起逐步回升,儘管仍有民俗月影響婚宴宴會舉辦、颱風來襲影響部分地區營運等因素干擾,使觀光餐旅股第三季旺季動能相對往年緩和,但整體而言成長動能呈現「慢熱」的緩步回升態勢。
同時,立法院5月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較原先實施條例增加4+1天放假日,增加的4天假日使得下半年出現3次3天連假,且2026年農曆春節連假長達9天,帶動民衆規畫下半年及明年初出遊意願,增添旅遊業秋冬行程買氣。
而立法院17日三讀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最快將自11月上旬開始執行,適逢歲末年終的聚餐及尾牙旺季接續到來,對於上半年營運飽受消費意願趨守、營運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響的餐飲及飯店族羣而言,亦爲旺季需求動能增添強心針。
根據最新公佈的國泰金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對於普發現金的用途規畫,多達41%民衆預計將用於旅遊及消費,32%用於投資、14%則傾向拿去儲蓄。進一步分析旅遊與消費部分,整體26%選擇在國內旅遊消費、15%規畫用於國外旅遊消費。
觀光餐旅業界人士認爲,消費者規畫旅遊時,相較於普發1萬元的預算補貼,是否有連假可減少請假天數纔是主要關鍵,特別是天數較長的出國旅遊。而普發現金的效益主要是帶動日常消費、聚餐、國內旅遊等意願,上述調查結果亦反映此趨勢。
由於2026年春節較晚、但連假長達9天,長天期連假除刺激民衆出國旅遊意願,國內的聚餐消費需求亦隨之增加,且可舉辦歲末尾牙的天數增加,均爲觀光餐旅股營運增添成長動能。業界人士認爲,11月7日登場的ITF 2025臺北國際旅展業績,將可視爲觀測前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