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稱「關稅談判輕鬆」 美日卻陷僵局…證明川普失算
美日關稅協商陷入僵局,圖爲日本東京工業港口貨船滿滿的貨櫃。(路透)
美國與多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協商相繼遇到困難,川普總統限期7月9日前完成協議的目標能否達成受到質疑。華爾街日報分析,川普曾說貿易協定可望輕鬆拍板,但日本實例則證明川普打錯算盤。
美日貿易協商持續數週卻遲遲沒有結果,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決定對日本擴大施壓。消息人士說,日本談判官員5月底抵達華府時,盧特尼克與葛里爾便提出警告說,倘若無法儘快達成協議,雙方談判內容將從減輕關稅轉爲增加懲罰措施,例如對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訂定數量上限,也就是推出自願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iction)。
然而,日方談判代表不爲所動。從一開始,日本官員就對美方代表說明,不同意任何保留川普25%汽車關稅規定的協議。
川普6月30日透露已經不想跟日本繼續磋商,在社羣媒體發文寫道日本即使嚴重缺米,依然不願進口美國稻米。川普表示,將直接發函給日本告知關稅稅率。
川普在4月2日「解放日」(Liberation Day)向美國數十個貿易伙伴宣佈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後來宣佈暫停,白宮表示7月9日之前將能與貿易伙伴完成協商,但美日談判則是陷入僵局。
川普政府官員與多個貿易伙伴同步展開協商之際,有些時候對於目標、時程出現自相矛盾的狀況,川普聲稱美國將對其他國家發函告知關稅稅率,則讓狀況更加混亂。就連7月9日期限是否依然有效,也成了未知數。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6月27日表示某些國家可能獲准延期,但川普7月1日則說並不考慮延期。
局面混亂讓日本與其他國家感到困惑,不確定白宮到底要什麼、期限爲何。截至目前爲止,川普政府僅與英國達成有限度的協議,與中國同意關稅休兵,川普2日則宣佈與越南達成協議。
曾與葛里爾交換意見的共和黨北達科他州聯邦參議員克雷默(Kevin Cramer)說,貿易協定需要花費的時間比原本預期更久,「框架容易設定,但細節需長時間才能定下」,他表示對談判過程有信心,但也承認川普政府當初可能期待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