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新臺幣大幅升值 緊盯個股營運表現

加權指數1140508(日線圖)

盤勢觀察:臺股5月份走勢漸穩定,但貨幣市場卻出現不安定,新臺幣瞬間爆升,也讓債市出現大跌,原本是安定市場卻變成不安定,所幸匯率暫時又回到30以上,但新臺幣大幅升值與先前關稅調整都將讓企業主大傷腦筋。

近期美中將重啓談判,市場靜待兩國態度是否有改善。而美國聯準會(Fed)5/7結束爲期兩日會議後,宣佈將基準利率目標維持在4.25~4.50%區間不變,並表示在貿易政策變動與經濟動能疲軟背景下,將觀望其走勢,Fed今年連續第三次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正研擬撤銷由前總統拜登對人工智慧晶片出口制定的三級管制,也就是「AI擴散規則」,此舉可能重塑半導體貿易規定,也讓科技業可能出現一個較好的營運契機。

投資策略:因現階段美國關稅影響市場漸適應,反倒是貨幣變化,會馬上讓業者營收與獲利產生影響,因爲來得突然,低毛率公司可能得要相當辛苦,最近4月營收與Q1財報陸續公佈後,接下來產業走勢除將開始有強弱之分,個別公司競爭力更爲重要,因此操作上就不單是靜待跌深反彈。

近期盤面觀盤重點有二,其一是關注4月營收或Q1營運財報較強者後續發展,目前營運表現較佳者,包括有IC設計、晶圓代工、AI、PCB相關族羣、網通、資安、設備、BBU、軟體、機器人、高爾夫、內需消費與部分生技醫療業者等產業公司。

儘管市場很清楚4月份營收因關稅緩衝期而出現短暫失真,但至少公司要有訂單纔有假亮麗成績,最怕是沒有訂單,連亮麗機會都沒有,近期成交量常不及3,000億,因此常會漲多而尾盤出現調節現象,由於個股營收或獲利好壞影響股價很明顯,但須留意營運真實性,是提早拉貨?或者因船運而遞延而衰退?因新臺幣有轉升值之趨勢,因此可加入相當比重內需,降低部分外銷持股比重。

其二是留意高股息率族羣個股後勢,因最近物價已有蠢蠢欲動,加上臺股走勢不穩定,有些公司營運因關稅因素而有受影響,如是高息者,若營運走勢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則不用急賣出,長期領高股息也是另一種因應之道,預估高息族羣角色持續會被注意,當股價拉回,買進成本相對低,反之,有價差收益,成爲中期可進可退的族羣。

操作建議:留意兩點,1.周K線確認已做短底,近幾周的周K線走勢讓前波17,306點成爲近一季主要的支撐區,指數也上攻到月線之上,隨520到來指數仍有上攻機會,投資人在知道低檔底部,再依個人風險承受度做爲進場佈局之評估。

2.新臺幣爲市場觀察指標,近期新臺幣有升值,外資常買超,但投信卻觀望居多,也擔心外資是否爲短線操作,可參考內資市場主的上櫃市場,如其走勢較穩定,也可能較偏向真實面,如果新臺幣也能不再大起伏,則就更貼近市場營運真實面,反之,則風險思維不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