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少交70%、到賬提速90%!前海啓動AI+產業資金審批改革
劉森君
“從前海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提交申請,到外資獎勵到賬,僅用了10天!”4月28日,深圳思謀信息科技公司高級科技項目經理甘璐宇興奮地表示,通過該系統,企業只需簡單上傳2份資料,幾分鐘就能完成申報。
與思謀信息科技同樣收到獎勵資金的,還有碧闢小桔新能源、抖動科技、中銘投資、雄大等4家外資企業。這5家企業合計收到前海外資獎勵專項扶持資金663萬元。
以往類似流程需耗時90天,這一次企業能夠快速獲得獎勵資金,正是前海管理局“AI賦能”產業扶持資金審覈的成果。
今年以來,前海管理局實施“AI+產業資金審批”改革,4月18日率先上線首批AI審覈資金項目——外資獎勵補貼項目,大幅提升產業資金申報審覈效率和透明度,讓外資企業享受到了“零跑腿、秒反饋、極速到賬、全程無憂”的便捷服務體驗。
政策精準推送,申報秒級反饋
“以前申報政策像‘開盲盒’,要翻遍文件找門檻、算額度,現在政策直接‘找上門’!”碧闢小桔新能源政府事務專員程凌強的感慨,道出了廣大企業的心聲。
前海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通過智能算法深度分析企業信息,將外資獎勵政策與符合條件的企業精準匹配,每家企業能夠獲得的獎勵資金一目瞭然。
系統不僅通過站內信、短信“雙通道”推送政策,還支持AI智能問答,企業可一鍵獲取政策要點、申報額度等個性化信息。
程凌強回憶:“收到政策短信後,我登錄平臺,系統自動列明申報條件和材料清單,關鍵數據從政務雲平臺一鍵調取。如果審覈不通過,系統會詳細告知原因,企業可隨時修改再次申報。”
在AI賦能下,企業申領材料減少70%,審覈時間從“按天計”壓縮至“按秒算”。碧闢小桔新能源 提交材料後,僅10天便收到182萬元扶持資金。
“企業全流程需要10天拿到獎勵資金,其中主要是因爲公示需要花費5個工作日。”前海管理局投資促進和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解釋。
流程公開透明,築牢廉政防線
極簡申報、極速審批、企事速辦,企業獲得感顯著增強了,但廉政風險如何防控?
前海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通過對海量政策文本深度學習與智能分析,實現AI剛性審批,避免人爲因素對結果產生干預,最大限度壓縮權力尋租空間,同步推行全流程電子化留痕管理,企業可實時追蹤審批節點、查閱審覈記錄,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源頭上築牢廉潔防線。
與此同時,前海創新建立“抽檢核查+人工複覈+分級決策”全鏈條監管機制,打通系統監察監督模塊與紀檢、審計平臺數據壁壘,實現審批信息實時共享。
技術手段與制度約束的深度融合,既精準防範各類審批風險,又爲廉政監督裝上“智慧探頭”。
“實施‘AI+產業資金審批’改革是一項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是深化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創新性實踐,是運用數字技術規範權力運行、構建陽光審批機制的制度創新。”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據瞭解,前海管理局通過智能審批監管,確保審批過程全程可追溯、公開透明,審批過程的透明度提升了90%。
升級政務服務,打造新的標杆
“AI+產業資金審批”改革是前海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通過智能化手段,外資企業申領獎勵補貼效率顯著提升,政策紅利從“紙上”落到“賬上”。
抖動科技財務總監鄧艾青感慨:“10天到賬99萬元,這是實實在在的支持,這樣的辦事效率,讓我們感受到了前海速度、前海溫度,更有信心紮根前海!”
目前,前海正以“需求導向、技術驅動、制度保障”爲戰略支點,全面推進“AI+政務服務”體系迭代升級,全力構建高效透明的營商環境。
在服務效能提升方面,前海將聚焦企業高頻辦事需求,推動更多涉企服務事項實現“指尖辦理”“秒速審批”。
值得關注的是,前海將重點探索產業政策“免申即享”兌現模式,依託精準的數據覈驗和安全保障體系,通過系統後臺自動識別企業資質,實現政策紅利的智能匹配與自動撥付,真正做到“企業免申報、政府主動辦”,預計將大幅縮短政策兌現週期。
同時,前海還將構建貫穿企業設立、運營、監管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服務閉環,通過打通數據壁壘、優化數據共享機制,持續提升政府治理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