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爭議 鄭照新:關鍵在分配過程權責不清
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今天表示,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的真正問題,在於分配過程的權責不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不過行政院質疑公式有問題導致有300億元分配款發不出去,藍營15縣市長則要求行政院應該依照「財劃法」的立法精神,完整且合理分配款項。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今天指出,真正的問題在分配過程的權責不清。
鄭照新今天列席行政院會前受訪表示,「財劃法」的核心除了統籌分配款外,最重要的是各類補助款,包括一般性補助款、計劃性補助款,以及未來行政院將推動的專項補助。目前行政院在分配過程中,對中央委託地方代辦的項目,例如學校冷氣補助電費、捷運藍線款項,出現「左手給、右手扣」的現象,造成部分縣市實際獲得款項遠低於表面金額。
他舉例,臺中市原本統計,表面給的款項超過200億元,但扣除後實際可用不到50億元,若未來仍有可扣情況,可能出現「扣得比給的還多」的局面。鄭照新強調,這樣做違背財劃法「財政重分配、下放地方更大財政權利」的原意,剝奪了地方更大的財政自主權。
鄭照新強調,社會焦點過於集中在公式小瑕疵等問題上,但真正核心是分配過程中權責不清,尤其中央不應以收給款爲名,卻在補助款上反手扣回,使分配款名存實亡。他呼籲行政院應儘快拿出誠意協調,釐清中央委託代辦項目的金額與權責,以確保地方政府合理獲得應有資源。
對於公式爭議,鄭照新認爲是見仁見智,他指出,補助款與統籌分配款本質上互不關聯,中央不應將補助款用作分配款調整之手段,這纔是目前各界最疑惑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