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管業掀女力革命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在長期由男性主導的財富管理產業中,愈來愈多女性企業家正以創新方式改寫遊戲規則。

精句選粹■In a business historically dominated by men, women-owned financial services firms are slowly helping to change how wealth is managed.

《巴倫週刊》報導,交友軟體Tinder或許不是一般人的求職管道,卻意外開啓特納(Lillian Turner)的職業生涯。她在就讀威斯康辛大學財經系時,始終認識不到願意談論財富規畫的業界前輩,於是某天她登入Tinder,專門挑金融顧問配對,配對成功後就趁機向對方請教財富規劃問題。

雖然這些對象最終未能帶來工作機會,但過程讓她確信自己有毅力闖出一條路。她在畢業後先是考到CFP(註冊財務規劃師)資格,並在投資機構Baird的財富管理部門工作超過四年。

期間她曾積極爭取成爲財務顧問,卻被上司拒絕,於是她毅然決然辭職,後來在同業擔任財務顧問數年後獨立門戶,創立Daring Greatly Wealth,採取專案計費制,專門提供以客戶爲中心的財務規畫。

客戶滿意 成功關鍵

今年28歲的特納成爲美國財務規畫協會(FPA)NexGen領導委員會的下屆主席人選,致力於協助更多年輕人進入財富管理產業。

特納不是唯一在這個男性主導行業中打破傳統的人,Beacon Financial Planning執行長凱恩(Katie Brennan Kane)就是另一例。她在Beacon工作十多年後,與合夥人聯手買下公司,從此將重心放在提升客戶成果,而非業界重視的「資產管理規模」。

凱恩自稱每天都會收到來自私募基金、大型註冊投資顧問公司或銀行的併購提案,但她堅持獨立經營,維護對客戶的忠誠與自主性。她表示:「在這個獨立顧問公司多半選擇賣給大型機構的年代,我們選擇維持獨立。」

看見被忽略的人羣與商機

另一位女性創業家摩爾(Hannah Moore)也是買下原本任職的顧問公司,然後成立Guiding Wealth,建立價值導向的企業文化。她認爲女性顧問往往能看見傳統財富管理忽略的人羣,包括女性、有色人種與非傳統背景的客戶。

市調機構Carson Group最新研究發現,特納、凱恩與摩爾並非少數。愈來愈多女性創辦的財務公司,採用固定費用、按時計費或訂閱制等新型收費模式,重視客戶滿意度遠勝於傳統的資產管理規模。

Carson Group製作的《2025年財富管理產業女性報告》指出,女性顧問一致將「客戶滿意」視爲成功關鍵,並積極投資進階證照、科技工具、導師制度與接班計劃等,展現對專業的長期承諾。

這些女性領袖正透過創新模式、價值導向的經營與堅持獨立,重新定義財富管理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