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論壇/國泰投信投資長蔡宜芳:掌握三獲利關鍵

蔡宜芳。記者曾學仁/攝影

國泰投信投資長蔡宜芳昨(5)日表示,「川普2.0」以關稅與製造業迴流爲核心政策,推動全球產業鏈再平衡。面對這場新秩序重構,投資人若能掌握科技、能源與稀缺資源三大趨勢,將有機會在波動市場中建立新一代的獲利方程式。

蔡宜芳昨日以「川普變局,尋找獲利方程式」爲題,發表專題演講。蔡宜芳分析,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與「大而美法案」是修正美國長期財政失衡的重要手段。美國債務高企、儲蓄率偏低,藉由關稅補稅與製造業迴流,可同時獲得稅收與就業動能。

國泰投信估算,若假設未來十年美國進口商品年增率維持5%,2026~2035年前累計關稅收入可逾5兆美元,足以抵銷美國「大而美法案」赤字,形成「以稅養政」的新模式。

她指出,全球產業鏈將加速區域化重組,資金將聚焦科技、能源與戰略資源等高附加價值領域。加上美、中、歐、日同步採取寬鬆貨幣與擴張財政政策,形成「雙寬鬆」環境,有助資產價格表現,投資機會依然豐富。

科技仍是主導景氣循環的主軸。S&P 500大型企業資本支出多集中於AI與IT,推升半導體、雲端與資料中心需求。她認爲,「AI不只是題材,而是企業效率革命的引擎」,臺股在電子產業鏈完整下仍具優勢。

能源轉型則是第二個結構性機會。AI應用帶動耗能上升,各國積極投資核能與綠能以確保能源安全。蔡宜芳指出,「能源科技化」正成爲全球投資新趨勢,核能、儲能與再生能源供應鏈將同步受惠。

同時,稀缺資源將被重新定價。黃金、銅、鋰、鎳等關鍵金屬在全球競爭加劇下,不僅具防禦性,也成爲具攻擊力的長線投資標的。

蔡宜芳建議,投資人可採「股債雙多」策略:股市聚焦AI、能源與資源族羣;債市則因高殖利率具進可攻、退可守特性,若追求資本利得者,可評估中短天期的債券,若是保守穩健者,長年期、信評佳的公司債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