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飆至250億,山西女首富楊霞扛起晉商大旗
在山西這片承載着千年歷史古蹟與豐厚煤炭資源的土地上,一位靠着重組膠原蛋白髮家的女企業家重新扛起了晉商的大旗。
在不久前揭曉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錦波生物創始人楊霞憑藉115億元的財富成功問鼎山西女首富。
回溯過往,曾於山西醫科大學執教的楊霞,帶領錦波生物深度參與中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從無到有、從0到1的全過程,並主導了我國第一個注射級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獲批,解決了膠原蛋白領域高端注射劑的關鍵技術難題。
隨着錦波生物登陸資本市場並穩坐北交所“股王”寶座,楊霞也一躍成爲新晉商羣體的傑出代表。若按照58.89%的持股比例計算,短短數月間,她持有的錦波生物股份市值如今已再度飆升至250億元的新高。
不過,在楊霞身家迅猛增長的光環背後,錦波生物的發展現狀暗藏隱憂。財報顯示,自2023年上市以來,公司營收與淨利潤雖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卻有所放緩。
與此同時,企業銷售費用高企,研發投入佔比卻相對較低。儘管錦波生物的毛利率在去年一度超越貴州茅臺,創下行業佳話,但今年一季度卻出現下滑。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錦波生物多名股東減持,機構持股數量大幅縮減。當前,公司的市盈率高於多個同行,但其能否續寫高增長神話,仍有待市場與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手握250億市值,楊霞登頂山西女首富
在不久前公佈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53歲的埃隆・馬斯克、42歲的張一鳴分別榮登全球首富與中國首富之位,成爲商業舞臺上最耀眼的明星。
而將區域進一步聚焦,各省市的首富同樣備受關注。比如,今年51歲的楊霞憑藉115億元的身家強勢摘得山西女首富的桂冠。若不考慮籍貫、僅以居住地作爲篩選標準,楊霞還是今年唯一一位闖入《胡潤全球富豪榜》的山西富豪。
回溯楊霞的財富征程,她在富豪榜的亮相堪稱驚豔。僅僅一年前,楊霞才首次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當時她的身家爲85億元。短短一年時間,其財富便激增30億元,總榜排名也大幅上升455個位次。
不僅如此,在福布斯3月發佈的《2025福布斯中國傑出商界女性100榜單》中,楊霞同樣大放異彩。她力壓愛美客聯合創始人簡軍、華熙生物創始人趙燕等行業領軍人物,位列第38名,更是榜單中唯一一位來自北交所的企業家。
楊霞之所以能夠在前述這些榜單中佔據一席之地,離不開其一手打造的錦波生物。作爲錦波生物的掌舵人,楊霞目前在公司擔任董事長一職,去年其年度稅前報酬達220萬元。
據錦波生物此前發佈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爲楊霞。而和許多企業創始人在上市後股份被大量稀釋的情況不同,楊霞如今仍牢牢掌控着公司超高比例的股份。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楊霞直接持有上市公司58.89%的股份。與此同時,曾與楊霞步入婚姻殿堂的任先煒直接持有公司2.25%的股份。
值得關注的是,錦波生物在2024年年報中指出,實際控制人楊霞並無一致行動人,且財報未披露楊霞、任先煒目前是否仍爲配偶關係。此外,任先煒的兄弟任先亮以及任先亮的妻子劉麗萍,分別持有公司1.25%、0.79%的股份。
憑藉手中的股權,楊霞收穫的不僅是鉅額財富,還有豐厚的分紅收益。據同花順iFind顯示,自2023年7月上市以來,錦波生物累計現金分紅4次,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達3.68億元,分紅率爲30.68%。
值得一提的是,《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財富計算的截止日期爲2025年1月15日。轉眼時間已經到了5月中旬,楊霞的身家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再次“狂飆”。
截至5月16日收盤,錦波生物報479.9元/股,股價較1月15日上漲112.35%,更是當初49元/股發行價的約10倍。目前,公司市值高達424.77億元,穩坐北交所上市企業市值頭把交椅。
若按照58.89%的持股比例計算,楊霞持有的公司股份市值已突破250億元,這也意味着其財富較登上《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時的115億元翻了一倍還多。
不過,面對山西女首富這一光環,楊霞卻有着清醒而謙遜的認知。楊霞坦言,自己其實不太喜歡“女首富”這個詞。
在她看來,錦波生物是一家做原始創新的企業,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本身也是市場對於科學態度的一種認可。而在她的規劃裡,錦波生物未來會將重組膠原蛋白拓展至心血管修復、器官保存液、婦科疾病治療等領域。
從講臺到商海,楊霞憑膠原蛋白書寫商業傳奇
在憑藉錦波生物於資本市場上大放異彩之前,楊霞曾是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
1974年,楊霞出生于山西晉城沁水縣的一方水土,這片孕育了無數奮鬥者的黃土地,賦予她堅韌不拔的性格底色。憑藉着刻苦努力,她成功叩開山西醫科大學的校門。
完成研究生學業後,楊霞選擇留校任教,深耕肝移植手術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彼時的她或許未曾想到,自己會從實驗室走向商業戰場,締造出一個膠原蛋白領域的傳奇商業帝國。
在教學科研過程中,楊霞發現膠原蛋白對器官保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當時全球掌握人類膠原蛋白提取技術的只有美國,且膠原蛋白單克高達10萬元的售價是如今金價的十倍左右。
這一發現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點亮了楊霞通過人工合成膠原蛋白來替代人類膠原蛋白的想法,從而進一步降低器官移植成本並提高手術成功率。爲了實現這一雄偉目標,2008年,楊霞與任先煒共同出資註冊成立了錦波生物,開始在人源化膠原蛋白領域進行探索。
然而,創業初期的艱難超乎想象:公司缺乏實驗室條件,沒有固定生產場所,更沒有充足的資金來源。但楊霞並未被這些困難嚇倒,而是像一名無畏的戰士一樣帶領團隊日夜鏖戰,用汗水與堅持澆灌着夢想的種子。
爲突破技術壁壘,楊霞還請來“外援”。從2016年開始,她便與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美國紐約血液研究中心等頂級研發團隊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係,並帶領她的技術創新團隊,立足自主知識產權與自主創新,建立了功能蛋白創新研發平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年磨一劍的堅守,錦波生物終於在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團隊在國際範圍首次解析了人源III型膠原蛋白中央功能區域的高分辨率原子結構,並於同年12月面向全球公開。
這項技術技術突破了人源性、水溶性、高活性、無免疫原性等技術瓶頸,開闢了人源膠原蛋白新時代,解決了動物源性膠原蛋白的使用風險,在膠原蛋白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
技術取得顯著突破後,錦波生物隨後迅速推進商業化進程。2021年6月,錦波生物自主研發的三類醫療器械“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幹纖維”終端產品“薇旖美”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作爲國內自主研製的首個採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製備的醫療器械,“薇旖美”的誕生不僅爲相關材料臨牀應用及產業轉化奠定了良好基礎,也成爲錦波生物打開市場的金鑰匙。
隨着產品的熱銷,錦波生物的業績一路高歌猛進。2023年7月,錦波生物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一舉成爲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如今,在楊霞的帶領下,錦波生物已成長爲國內領先、具有代表性、並已實現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產業化的企業。
雷達財經瞭解到,錦波生物當前的核心業務爲以A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爲核心原材料製備的高端植入級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而錦波生物的終端產品主要應用於注射類醫學抗衰老、醫療美容整形領域;其次應用於婦科、外科、皮膚科、五官/口腔科、肛腸科等科室的修復性治療;此外,也少量用於抗衰修復類護膚領域。
毛利率超茅臺,股東卻扎堆減持
楊霞身家的“狂飆”式增長,離不開錦波生物堅實業績的支撐。而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錦波生物的業績亦暗藏隱憂。
雷達財經梳理髮現,自2023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錦波生物雖始終保持着營收與淨利潤的正向增長,但在規模擴張的進程中,其高增長的步伐正逐漸放緩。
財報顯示,2023年、2024年,錦波生物分別斬獲7.8億元、14.43億元的營收,同比分別實現99.96%、84.92%的增長,但對比來看其營收增速有所放緩。同期,公司分別實現3億元、7.32億元的歸母淨利潤,174.6%、144.27%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同樣有所放緩。
進入2025年,錦波生物營收、歸母淨利潤的增速進一步放緩。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66億元、歸母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51%、66.25%,不及上年同期的76.09%、135.72%。
對於2024年交出的業績答卷,錦波生物表示,營收增長主要系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原料收入增長所致。而營收的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淨利潤同向增加。
具體來看,醫療器械的增長主要系以A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爲核心成分的植入劑產品(三類醫療器械)收入增長;功能性護膚品的增長主要系“重源®”、“ProtYouth®”兩大公司自有品牌收入增長;原料業務的增長主要系存量客戶收入增長及客戶增加。
事實上,業績勇攀新高的背後,錦波生物在營銷方面出手頗爲“闊綽”。2023年、2024年及今年第一季度,錦波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達到1.65億元、2.59億元、0.78億元。
在此期間,錦波生物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爲21.14%、17.92%、21.3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錦波生物同期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爲10.89%、4.94%、5.19%。
值得一提的是,錦波生物的毛利率表現堪稱驚豔。2020年至2024年,錦波生物的毛利率從最初的80.01%一路攀升至92.02%。其中,2023年、2024年,錦波生物的毛利率連續兩年保持在90%以上的超高水準。
去年,錦波生物的毛利率指標甚至超過貴州茅臺(毛利率爲91.93%)。但今年第一季度,錦波生物的毛利率有所下滑,從上年同期的91.9%降至90.11%。
而錦波生物在資本市場大展拳腳之際,站在其背後的多名股東卻紛紛減持。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錦波生物十大股東中的任先煒、何新海、劉麗萍、廈門楹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楹至強債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減持57.57萬股、40.23萬股、16.78萬股、14萬股股份。
另據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去年末,錦波生物的持股機構數爲102家,但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末,其持股機構數降至52家,機構的累計持股數量也從去年末的650.9萬股降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551.47萬股。
當前,錦波生物的市盈率(TTM)爲53.13,高於同行愛美客、鉅子生物27.78、40.83的市盈率(TTM)。
有分析認爲,在股價經歷大幅上漲後,股東選擇減持套現,或是爲了儘可能地鎖定更爲豐厚的回報。
靠重組膠原蛋白殺出重圍的山西女首富楊霞,未來還能否續寫自己的財富神話?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源自:雷達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