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裡的“芯”趨勢:高性能存儲與汽車芯片賽道迎來高光時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賽男連日來,A股半導體板塊呈現強勁上漲態勢。8月27日,半導體仍是市場上漲的主力,Wind半導體精選指數一度上漲超6個百分點,多股漲停。

股價上漲的背後,是業績作爲支撐。8月26日晚間,AI芯片龍頭寒武紀(688256.SH)發佈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38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5.3億元,扭虧爲盈,超出預期的成績單再度引領半導體板塊行情高歌猛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共有86家半導體公司披露了上半年財報或預告,其中有54家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上年同期實現增長的是50家。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半導體行業溫和復甦,但分化較爲明顯,存在結構性差異,例如高性能存儲芯片、汽車電子、工控領域芯片需求旺盛,但消費市場修復放緩,影響了部分公司業績。

整體溫和復甦

從淨利潤增速的維度看,上半年半導體板塊的表現要略好於去年同期,這不僅體現在數量上,也體現在龍頭企業的增長幅度上。

上半年,共有16家公司淨利潤增速超過100%,部分公司淨利潤增速甚至超過1000%。

在目前已公佈業績的半導體公司中,上半年淨利潤增速最快的是臺基股份(300046.SZ),實現營業總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4.18%;歸母淨利潤3972.84萬元,同比扭虧,增速達到3789.4%。該公司主營功率半導體器件,據其披露,上半年來自電源、工業、軌交等領域的銷售增長。

士蘭微(600460.SH)和晶瑞電材(300655.SZ)上半年淨利潤增速均超過1000%。前者實現營業收入63.36億元,同比增長20.14%;歸母淨利潤2.65億元,同比扭虧;後者實現營業收入7.68億元,同比增長10.68%;實現歸母淨利潤6975.35萬元,同比扭虧。不難發現,這些實現淨利潤超高增速的企業均是因爲在今年扭虧。

記者發現,多家公司均在財報中對行業走勢作出總結,普遍基調是“復甦”。

晶瑞電材(300655.SZ)表示,上半年得益於新能源汽車普及、智能駕駛滲透、數據中心與AI算力需求增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全球半導體行業在經歷週期性調整後繼續呈現復甦跡象。

珂瑪科技(301611.SZ)表示,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持續復甦,中國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集羣,半導體設備廠商採購需求增長顯著,推動了公司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在半導體領域銷售收入規模的持續增長。該公司主營半導體材料,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3.52%。

揚傑科技(300373.SZ)是功率半導體IDM企業,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1.5%。公司稱,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汽車電子、人工智能、消費類電子等領域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帶動主營業務增長。

此外,長川科技(300604.SZ)、聞泰科技(600745.SH)、金海通(603061.SH)等產業鏈公司均提及行業逐步回暖、客戶需求旺盛。

不過,從淨利潤絕對值來看,今年上半年半導體行業復甦信號並不強烈。目前,共有76家半導體公司披露了淨利潤具體數據,實現總利潤88.7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些公司淨利潤總和爲97.1億元。從該維度看,上半年的半導體行業更貼合“溫和復甦”的趨勢。

現結構性機會

無論是從股價走勢還是業績表現看,半導體行業都處於週期上行的階段,但從淨利潤絕對值變化也能發現,板塊內還有不少公司在“拖後腿”。這意味着,產業鏈內部存在分化。

目前,有9家半導體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降幅超過100%,航天智裝(300455.SZ)、明微電子(688699.SH)、晶華微(688130.SH)降幅甚至在500%以上。

明微電子(688699.SH )主營電源管理、LED照明及顯示驅動芯片的研發,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6億元,同比下滑1.64%,歸母淨利潤虧損0.35億元,同比下滑616.66%。公司解釋稱,傳統產品領域競爭加劇的局面仍未緩解,相應收入、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下游市場主要爲消費電子。深康佳(000016.SZ)也提到市場競爭,其表示,消費電子業務所處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疊加新品上市進度不及預期,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約虧損3.6億元—5億元。

除了指向企業自身的原因,即自家產品並未體現出太強的競爭力,也表明消費行業仍然面臨復甦壓力。普冉股份(688766.SH)上半年淨利潤下滑70%,原因是受制於整體消費市場的修復節奏放緩,公司主要存儲芯片產品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半導體其他細分領域復甦勢頭強勁。同樣是存儲領域,聚辰股份(688123.SH)上半年淨利潤卻增長43.5%,公司就明確提到了下游應用市場需求分化,不同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例如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領域的高可靠性存儲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實現快速增長,但應用於智能手機攝像、液晶面板的存儲產品,開環類音圈馬達驅動芯片與智能卡芯片產品銷售收入下滑。

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的需求增長也推動了高性能存儲芯片的需求,中電港(001287.SZ )是英偉達、AMD、高通等國際芯片巨頭的授權分銷商,上半年淨利潤增速爲65%,其稱,全球半導體行業呈現結構性復甦,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催生了相關應用領域需求增長,帶動了處理器以及周邊存儲芯片等電子元器件出貨量的提升。

此外,瀾起科技(688008.SH)、光迅科技(002281.SZ)也受益於算力中心和數據中心建設加速,上半年淨利潤增速超50%。

另一表現突出的是汽車電子的需求增長。晶方科技(603005.SH)表示, 隨着汽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車規CIS芯片市場需求顯著增長,公司在車規CIS領域的封裝業務規模與技術領先優勢持續提升。豪威集團(603501.SH)、全志科技(300458.SZ)、揚傑科技(300373.SZ)也受益於汽車電子的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實現業績增長。

部分新興領域也展現不錯的勢頭,美芯晟(688458.SH)稱,智能手錶頭部品牌需求量的上升推動了光學傳感器業務同比大幅增長;樂鑫科技(688018.SH)透露,智能家居、能源管理、工業控制等仍然維持較好的增速,AI玩具、音樂教育、智慧農業等新興領域開始萌芽。

實際上,回到最上游的晶圓代工環節,中芯國際(688981.SH)在日前的業績會就總結了半導體行業的結構性機會:目前終端需求主要集中在網絡通信、存儲、工業芯片和汽車芯片領域。而這些領域恰與當前半導體各產業鏈環節的業績表現相互印證。

湘財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指出,端側AI算力的需求上行,驅動高性能以太網交換機、先進存儲產品、GPU及邊緣計算/端側算力芯片等多種半導體硬件的市場需求穩步增長。傳統消費電子領域,智能手機、PC及IOT板塊弱復甦態勢延續,疊加國產化替代仍爲大勢所趨,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半導體企業有望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