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運動超慘!研究曝日常3動作 延緩大腦老化還護心

醫師指出,爬樓梯喘着氣、拎着菜籃快走的時候,大腦會感謝你。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沒時間運動?其實日常的一些小動作,對改善心血管與大腦也很有幫助。醫師張家銘指出,有研究顯示,即使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只要日常生活多動一點,例如走快一點、提菜籃、爬樓梯,就能保護心臟、守住大腦、延緩老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率的風險。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分享2025年《Circulation》期刊的一項英國大型研究,追蹤超過24000名中老年人、歷時近8年後,發現即使從未參加過正式運動課程,只要日常生活中自然多動一點,就會有長期的健康保護效果。

張家銘指出,即使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只要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偶發性身體活動,例如走快一點、提菜籃、爬樓梯,就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率的風險。研究也顯示,1分鐘劇烈活動,約等於3分鐘中度活動,也等於35到48分鐘輕度活動。

張家銘表示,美國德州2025年的一項研究追蹤了172位22歲到81歲的健康成人,發現心肺適能越高的人,大腦萎縮得越慢,記憶力、推理力、反應速度也保留得越好,特別是在右側頂上小葉這個負責空間感、工作記憶和專注力的重要腦區,高心肺適能的人,幾乎看不到年齡帶來的灰質萎縮。這是大腦從50歲、60歲、70歲開始,仍能保有靈活思考、敏捷反應、清晰記憶的關鍵。

張家銘建議,上班時可以提早一站下車,快步走到公司;上樓回家選擇樓梯;午休時快走去外面買杯咖啡,感受心跳加快;洗碗、拖地、大掃除可以用力一點,讓自己微喘;等人時原地小小踏步,讓血液流動起來。這些生活中簡單的小動作只要多做一點,當不僅身體變好,大腦也會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