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臺積電救了?外媒曝英特爾關鍵轉變:花了7年徹底覺悟
英特爾想重返半導體技術龍頭。(圖:shutterstock/達志)
英特爾在晶片代工業務遭遇瓶頸,相關傳言不斷,近期傳出美國政府可能促成英特爾與臺積電攜手成立合資企業,科技媒體《PhoneArena》撰文分析,英特爾最新購買的High-NA EUV曝光機已投入生產,展示其想重奪半導體技術龍頭的決心。
報導指出,英特爾日前在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行的會議上提到,最新購買的兩臺High-NA EUV曝光機已投入生產,預估將可生產3萬片晶圓產能。英特爾強調,新機器的可靠性相比原本的EUV機器高出一倍。
報導分析,英特爾花了長達7年的時間,才意識到可透過極紫外線微影(EUV) 技術,試圖從臺積電和三星手中奪回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領先地位。英特爾過去在製造10奈米晶片時遭遇問題,部分原因在於依賴較舊的曝光設備,爲了避免再次犯下相同錯誤,果斷決定購買High-NA EUV曝光機,展現東山再起的雄心。
根據瞭解,英特爾最新購買的High-NA EUV曝光機,將用於協助生產採用英特爾18A製程節點的晶片,專供代號爲Panther Lake的筆記型電腦晶片使用。
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 正力拚從臺積電與三星代工廠手中奪回先進製程領導地位。根據規劃,英特爾A18製程計劃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與臺積電與三星代工廠的2奈米制程類似,後兩者將在2025年下半年展開量產。
英特爾首席工程專案經理博內蒂(Joseph Bonetti)日前在Linkedin上喊話,直指將製造業務交給臺積電是個錯誤決定,並強調英特爾18A製程比臺積電2奈米優秀,英特爾最終會拿回晶片製造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