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晶片! 紐時曝臺灣「1制霸產業」現況: 一切都停滯了

臺灣傳產受川普高關稅政策衝擊,紐約時報報導,臺灣雖以半導體產業聞名全球,但其實也是螺絲出口大國,30年來成爲美國金屬緊固件首要供應來源。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傳產受川普高關稅政策衝擊,紐約時報報導,臺灣雖以半導體產業聞名全球,但其實也是螺絲出口大國,30年來成爲美國金屬緊固件首要供應來源。然而川普針對鋼鋁產品高達50%關稅上路後,臺灣螺絲產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從螺絲、螺帽到螺栓等臺製螺絲產品,廣泛用於美國日常生活中的大小設備,臺灣南部更是生產重鎮,路竹岡山等工業區超過1500家螺絲製造公司,平均每8個人就有一人從事該產業。

高雄世豐螺絲成立於1973年,目前由第三代陳駿彥擔任總經理,世豐螺絲以出口美國爲大宗,自從關稅生效後,訂單跟去年同期相比萎縮將近20%,陳駿彥感嘆,「一切都停滯了,很多客戶都說『看看』,但之後我們並沒有接到多少訂單。」

除了川普高額的關稅政策,螺絲廠商還得面臨另外兩個新難題,即新臺幣強勢升值與大陸競爭。高雄路竹新益公司是臺灣最大的螺絲企業之一,總經理蔡仁哲表示,大陸企業給出的報價通常比臺灣同行低30%到50%。

新臺幣兌美元在今年大幅升值,對一個依賴出口的經濟體相當不利,螺絲產業處在海嘯第一排。陳駿彥表示,「我們以前從不虧損,但今年第二季,受匯率影響,我們確實面臨相當大的損失。」

同時,臺灣廠商認爲美國沒有足夠的能力取代進口,蔡仁哲表示,就連臺積電也難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招募到足夠熟練的工人,更何況是處理滾燙不鏽鋼的工作,甚至比在晶圓廠還要艱苦,「這種工作怎麼可能在美國完成?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