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 盡量不傷小資族
健保補充保費將出現調整,不過許多其中股息、股利及租金過去是依單筆超過2萬要多繳補充保費,未來研擬改採年結模式,對於購買ETF民衆恐造成影響。石崇良表示,現今社會轉變,加上未來工作人口減少,若以薪資保費來源將愈來愈辛苦,近年臺灣股市也很不錯,不認爲影響會多大,當然也不希望影響股市。記者翁唯真/攝影
健保補充保費將出現調整,若啓動修法最快2027年上路。對於可能衝擊股市與小資族,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尚未正式跟金管會談,但已請教過很多財務專家,希望健保財務改革。他也說,近年臺灣股市不錯,當然不希望影響股市,這幾年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佔20%,「所以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石崇良表示,爲了健保永續,就現有補充保費方式做一點改變,擴大費基。提早改革,主要是希望減緩影響最多人的「一般保費」調漲,當然也不可能永遠不調整一般保費,不過希望未來是在財務結構更公平的情形下再調整。補充保費新制需啓動修法,預計草案最快是明年先進行法規預告,預告60天,再送進立法院,希望後年可以上路。
石崇良今天中午說明,近期會逐步來檢討如何讓健保的財務更健全,本次改革主要有3個部分,包含提高收取上限、統一獎金起徵點,而租金、股利及股息導入結算機制,讓健保更加公平,也能穩健健保財務。
石崇良表示,臺灣經濟成長伴隨人口紅利,讓健保走過前20年,但隨着社會條件改變,高齡及少子女化衝擊,工作人力從2015年的1700多萬逐年下降,未來工作人口減少,若純粹以薪資保費來源健保將會愈來愈辛苦,並加重薪資所得者負擔。
石崇良說,但很多資產來源是來自資本利得者,也就是投資所得,所以要去重視財務公平性。健保是社會保險需要互助互利,隨國家經濟成長結構改變,所以才調整健保財務來源,近年臺灣股市也很不錯,不認爲會因爲這件事影響到多大,這是尋求健保財務能永續,這是臺灣的資產,希望臺灣健保財務能永續,改善醫療環境,改善醫護薪資與新藥等。
而有專家認爲戰後嬰兒潮這羣人累積的財富相對比年輕人更多的,資本利得也比較多,現在導入結算制度有沒有可能起徵點會有一些區別。石崇良表示,這是個很好的方向,就是儘量不傷害小資族,這一次會進行補充保費的調整,也是考量到年輕族羣,若不修法增加補充保費,就要調一般保費費率,這影響到也多是小資族,未來會再討論看看有什麼方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
石崇良坦言,只要跟健保保費相關,都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跟意見都是可以預期的,只是在想不論怎麼樣,總有一天都是要做這樣的改革,而且愈早做對健保的財務愈好,因爲可以有累積的盈餘做爲未來的使用,所以寧可早做,也不要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做,那個時候的影響會更大。
石崇良說,愈早有補充保費挹注,就可以減緩對於在一般保費對更多人影響的部分,因不可能永遠不調一般保費費率是不可能的,希望讓他的財務結構是更公平的情形之下,再來調那這樣大家會覺得比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