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補健保200億因應關稅戰 石崇良:沒用掉就當安全準備金
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出席「旗艦領航 開拓新局 TWC聯盟打造臺灣生醫資料自主與精準醫療新引擎」記者會。(林周義攝)
行政院會昨(24)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整體特別條例預算規模上看4100億元,其中撥補健保200億元。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透露,這200億是爲以防萬一,若健保總額「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20億不足以因應藥價上漲,還有200億可用,若沒用掉,就成爲安全準備金。
健保署日前盤點,美國輸臺的藥品有176項,約佔所有藥品的1%。其中,相對稀少,屬「必要藥品」者有72項,是替代難度較高,較有缺藥風險的藥,健保申報金額爲84億。72項藥品中,有24項屬於抗腫瘤及免疫藥物,約佔3分之1,多數仍在專利期內,藥費較高,其餘必要藥品則包括血液藥18項、感染藥18項等。
由於藥品加徵關稅將帶動進口藥成本上漲,外界關注政府是否有足夠預算因應。石崇良16日曾指出,目前健保總額其他部門「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有20億,不足部分,有安全準備金緊急支應,會再跟政院爭取額外預算。
昨政院決定挹注健保200億預算,撥入健保基金。石崇良說,這200億最重要的功能,是國家萬一面臨關稅政策的改變,造成全球藥價浮動,健保就有足夠預算來因應,維護用藥的權益。
石崇良說明,總額預算是前瞻性預算,去年就談定今年的額度是多少,而關稅是突然間發生的,健保總雖有「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20億,但需要以防萬一,20億不夠時,就有特別預算的挹注,讓供藥的穩定,醫療機構提供服務也會更安心。若沒用掉,則成爲安全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