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衛福部長石崇良。(圖/記者鄭毓齡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衛福部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針對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將改採「年度結算制」,但有人質疑臺灣很多包租公婆們多數沒有報稅,就算改制也收不到。部長石崇良今也坦言,這部分涉及報稅的問題,會再找財政部討論看看。
3大變革措施包括利息、股利、租金等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單筆扣繳上限由1千萬元「提高到5千萬元」、高額獎金扣費門檻由投保薪資的4倍調整爲「最低工資的4倍」。預計明年修法,希望可以在116年上路。
石崇良今提到,健保開辦時以薪資所得爲主,當時沒有補充保費,也因爲臺灣經濟成長跟人口紅利,讓健保走過穩健的前20年,但現在臺灣整體高齡化和少子化,工作人力逐年下降,未來工作人口減少,如果還是以過去只用「薪資」計算人口勞力所得,未來的保費來源只會越來越辛苦,會加重受薪階級負擔。
他進一步提到,現在很多人的資產來源,很多是來自投資所得,所以必須正視財務的公平性,所以要隨着國家的經濟成長結構改變去調整健保的財源。
但在租金方面,也有人認爲,臺灣有很多包租公和包租婆沒有報稅,就算改制,未來可能也徵收不到。石崇良則坦言,這部分涉及所得報稅的問題,會找財政部討論看看,因爲這也涉及整個稅制的公平性。至於是否針對資本利得收費,他強調,這涉及擴大費基,會另外討論、持續去研究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