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隆能源SOFC 企業能源自主首選

全球最大SOFC固態燃料電池(Solid-Oxide Fuel Cell)設備商美商博隆能源(Bloom Energy)最近獲得甲骨文(Oracle)大單,股價反應利多暴衝三成;據瞭解,這筆史上最快的訂單,BE公司預計90天就完成建置發電,再度印證SOFC具有快速部署及穩定、低碳電力的優勢,成爲企業邁向能源自主的最佳選擇。

SOFC不只在美國市場紅火,韓國更是BE拓展海外市場的成功典範。近年全球能源結構丕變,企業取得穩定電源的難度升高,對SOFC的需求不斷提高。BE鴨子划水,國內多家企業已從紙上評估作業轉向積極行動,估計年底將有多個投資案明朗化,對外公開。

政府鼓勵SOFC投資,1kW補助5至7萬元,500kW爲上限。每年5月受理申請,6至8月進行審查。企業的採購步調若未跟上行政流程,將無法申請到補助款,成爲投資障礙。高電價與電力不穩定是驅動企業投資SOFC的最大動力。據瞭解,各縣市的情況不同,有些地區的SOFC發電成本已低於市電,有些略高,或在伯仲之間,主要取決於天然氣的成本。對於高電價資料中心用戶具有極大吸引力。如果10月臺電再漲電價,將進一步推升投資意願。

科技廠及醫院存在着不能停電的壓力,穩定持續供電重於一切,爲BE的首波客戶。此外,有些企業擴廠卡在無法增加契約容量,或者新設廠卻無電可用,只能自力救濟。「工廠用的電自己發」不久後可能成爲現實,SOFC爲最佳解方;只要有瓦斯、天然氣或氫氣,就能源源不斷髮電,不必像太陽能及風電要看老天的臉色。

據瞭解,政府計劃未來5年將獎助企業投資100MW定置型燃料電池,臺灣市場對BE的重要性將大幅躍升。從產業鏈來看,BE的SOFC重要零件研發生產都來自臺灣,比重超過三成,臺灣與BE關係密切。接下來要關注的是,官方及以輝達供應鏈爲首的國內科技業最終將釋出多大訂單,以及SOFC產業是否進一步在臺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