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裝備企業月薪10萬招博士

近日,在廣州舉行的“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上,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利元亨”)招博士月薪10萬的新聞成爲關注焦點之一。

作爲新能源裝備頭部企業,利元亨不斷加大人工智能、AI技術的佈局,無論是固態電池設備的整線生產,到複合自主移動操作一體化機器人(AMR)的核心技術突破等,技術變革引領推動企業從自動化、智能化向AI智能化轉型。

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全線工藝覆蓋

“利元亨當前正圍繞新能源和數智工廠領域持續迭代技術。”市管拔尖人才、利元亨研究院院長杜義賢介紹說,比方說固態電池、機器人、激光焊接等賽道。

杜義賢說,尤其在固態電池裝備賽道,利元亨實現“卡位式突破”。因具備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長循環壽命、更好低溫性能等優勢,固態電池被視爲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經過數年備戰新賽道,目前,利元亨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全線工藝覆蓋。利元亨當前可提供各種化學體系的全固態電池生產綜合解決方案。全線工藝就包括幹法設備、電解質熱複合設備、軟包疊片設備等核心環節,並針對硫化物電池的防爆、防毒需求設計了三級防護體系,技術領先性顯著。

去年底,憑藉在固態電池設備領域的技術革新,利元亨榮獲高工鋰電2024年度先鋒——固態電池設備創新先鋒獎。該獎項是對利元亨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中所作貢獻的行業高度肯定。當前,該公司也與國內頭部車企合作,落地首條硫化物固態電池產線。

推出“AI+柔性製造”解決方案

如果動力電池設備是利元亨的“看家本領”,那工業機器人就是企業“新競賽道”。近年來,嗅準市場需求,利元亨一直從事基於AMR運動控制技術、傳感和視覺技術的研究,積極佈局智慧工廠柔性“智”造。

“公司早已在機器人領域展開積極佈局,特別是在複合自主移動操作一體化機器人(AMR)及工業場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方面,積累了核心技術。”杜義賢說。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移動操作一體化機器人(如AGV/RGV)產品已應用於物流搬運、柔性生產線等場景,並具備高精度導航、多機協作及環境自適應能力。同時,利元亨也推出“AI+柔性製造”解決方案,搭載自研的3D視覺定位系統,已實現多複雜場景下實際應用,當前形成相關知識產權超50項。

在產業變革浪潮中,利元亨始終將研發視爲生命線。目前,利元亨在全球凝聚了近6000名工程師團隊,其中三分之一是科研人員,每年投入營收的10%用於科技研發。截至2024年9月,公司累計申請專利超3800件,授權專利累計獲得超2700件,涵蓋鋰電、光伏、氫能、汽車部品、智慧工廠等關鍵領域。

在追逐技術驅動的“新時代”,利元亨將繼續積極探索固態電池、具身智能等新興領域的新機遇,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力求技術與產品雙突破的同時,經營質量穩步提升。

文:楊振華 製版:易福紅 鄧詩君 黃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