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書”趙傳文:從迷彩綠到振興紅 帶領後堂村闖出共富新路徑
近日,走進德州夏津縣新盛店鎮後堂村,只見滿載農產品的貨車穿梭在寬闊的鄉間大路上,文化廣場上老人們臉上漾着笑意。誰能想到,這個充滿活力的村莊十幾年前還是遠近聞名的“問題村”。談起鉅變,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這多虧了我們的‘兵支書’趙傳文!”
這位被鄉親們親切稱爲“兵支書”的趙傳文,18歲參軍入伍,三次榮立三等功。2013年,正當自家生意紅火時,他收到一封由16名黨員聯名寫的“請願書”。看着老支書佈滿老繭的手和鄉親們期盼的眼神,他毅然決然回到了家鄉,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在就職儀式上,他指着斑駁牆面的入黨誓詞立下軍令狀:“支部就是指揮部,黨員必須當先鋒,我一定要帶着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面對“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困境,趙傳文自掏腰包60餘萬元打響“村莊煥新戰”。幾年間,5條嶄新公路貫通村內外,56盞路燈照亮夜歸路,300餘平米文化廣場舞動新生活……老支書難掩激動:“咱們村可算活過來了!”
“要想真正拔窮根,還得靠產業。”爲此,趙傳文四處調研、精心籌備,創辦山東遷聚財建材有限公司,年納稅超300萬元,讓村民在家門口端起了“鐵飯碗”。如今,他又個人注資500萬元,設立“後堂村鄉村振興項目傳文基金”,用於扶持來後堂村投資創業的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同時,計劃引入“支部+電商+農戶”模式,讓原生態全麩麪粉、原生態黃金小米、原生態純淨菜等通過直播銷往全國,村民們紛紛感慨道:“跟着趙書記幹,土地也能生金!”
帶兵要帶心,治村先治風。他通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制定《文明鄉風十二條》,紅白事開支年省十餘萬元;開辦孝老食堂讓老人吃上暖心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月月有活動。如今,村裡“敬老愛親”“喜事新辦”“白事簡辦”已成新風尚,真正實現了“面子”“裡子”雙提升。
從迷彩服到白襯衫,從鋼槍到鋤頭,趙傳文用十餘年光陰踐行着“退伍不褪色”的誓言。這個曾經的“問題村”也走上了發展快車道。正如趙傳文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只要黨旗所指,我們必全力以赴!”
通訊員:鄒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