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起步區:追光“逐”富 打造鄉村振興新路徑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8日訊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孫耿街道,上面是光伏發電板,下面是魚塘的產業新模式遍佈田間地頭。孫耿街道將光伏發電與漁業有機結合,打造出“下可養魚,上可發電”的“漁光互補”新模式,給村民帶來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據瞭解,孫耿街道共有71個村,大部分村集體沒有充分的土地資源能夠發展實體經濟,怎樣將有限的閒置土地資源活化利用成爲提高村集體收入的當務之急。孫耿街道積極引入光伏發電項目,採用工程設計、採購、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建設模式,不僅在項目各階段的銜接和協調更加順暢,提高了設計施工的效率,更有利於項目後期的運營維護。分佈式光伏項目不僅最大限度地盤活了農村的集體建築和坑塘資源,讓農村閒置資源變成了村集體的“聚寶盆”,還爲村集體留下了長久受益的固定“資產”。如今,分佈式光伏項目已成爲濟南起步區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強力引擎和堅強支撐。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通訊員 吳政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