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廣德:“黨建+非遺+民宿” 東亭鄉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都亭好”走進廣德市東亭鄉,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主題,深入調研當地溪畔小院”等特色民宿發展模式,解碼東亭鄉如何通過“黨建+非遺+民宿”三駕馬車,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的共富新路。

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2021年,李娟從幼兒園園長轉型創業。當她面臨資金短缺困境時,村黨委通過“整村授信”信貸模式爲其提供資金,村集體經濟還入股支持改造提升項目,讓溪畔小院迅速步入正軌。李娟說:“做民宿的時候,村裡支持我們30萬,我們每年給2.5萬到村裡,合同簽了20年。”

“東亭鄉的‘黨建+產業’模式令人印象深刻。”高峰村黨支部書記張昌偉表示:“村集體入股民宿,不僅盤活了閒置資源,還帶動了村民就業,真正實現了‘雙增收’。”2024年,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實現整鄉覆蓋,高峰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

非遺賦能,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溪畔小院門口的“小築・非遺工坊”成爲展示東亭鄉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李娟和杜丹作爲義務講解員,向遊客介紹竹扇、竹編等傳統工藝。遊客不僅可以觀賞精美的竹工藝品,還能親身體驗製作過程,這種沉浸式文化體驗大大延長了遊客停留時間,增加了消費機會,也提升了溪畔小院的競爭力、增強了市場吸引力。

調研團隊的成員潘安琪表示:“民宿和非遺的結合,不僅可以豐富遊客們的體驗感、爲民宿行業注入文化靈魂,同時也爲非遺傳承開闢了新路徑。”

綠色共富,溪畔小院的示範效應

東亭鄉通過“微改造、精提升”,持續優化沿線人居環境衛生,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共建美麗宜居鄉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溪畔小院主打綠色、健康、原生態的鄉村體驗,吸引了大批追求品質生活的都市遊客。

巾幗創業引領風尚。作爲女性創業者,李娟的成功產生了顯著的示範效應。溪畔小院積極申報省婦女創業項目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帶動周邊農村女性就業創業。在“巧手包糉子”活動中,員工們分享着在農家樂工作的收穫與成長,從最初對餐飲服務的懵懂,到如今熟練掌握各項技能,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東亭鄉婦聯也給予大力支持,通過組織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等方式,幫助更多農村女性像李娟一樣走上創業之路。

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正有無數像李娟這樣的奮鬥者,用自己的雙手書寫着新時代的鄉村傳奇,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周啓慧 潘安琪 何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