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 補齊產業鏈風險管理“工具箱”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費天元
7月22日,丙烯期貨和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其中,丙烯期貨於9時掛牌,丙烯期權於21時掛牌。丙烯期貨首日掛牌PL2601、PL2602、PL2603、PL2604、PL2605、PL2606和PL2607等7個合約。截至當天收盤,主力合約PL2601報6613元/噸,較掛牌基準價上漲4.14%;7個合約共計成交4.73萬手,成交額爲62.39億元,收盤持倉量爲9964手。
記者從多家期貨公司瞭解到,丙烯期貨上市首日,相關產業鏈客戶交易踊躍。在丙烯期貨首筆集合競價中,光大期貨寧波分公司產業客戶搶得首單交易。中信期貨子公司中信中證資本落地首筆丙烯場外期權交易,落地企業爲大型丙烯生產商,通過賣出看漲期權,精準匹配了企業庫存的風險管理以及生產增收需求,以幫助該企業實現經營降本增效。
丙烯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品,上游原料包括原油、石腦油、煤炭、甲醇、丙烷等,下游有聚丙烯、環氧丙烷、丙烯腈等8種主要產品,這些下游產品再經加工聚合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紡織、醫療器械、化妝品等領域。
在當天舉行的上市儀式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書記兼會長李雲鵬表示,經過行業長期不懈努力,我國已躋身世界石化大國行列,丙烯產量和消費量均穩居世界第一,對全球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同時,行業正面臨上游產能高速擴張、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丙烯期貨和期權將爲產業提供有效的定價參考、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工具,在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爲丙烯產業的穩健發展注入新動力。”李雲鵬說。
鄭商所理事長熊軍表示,作爲化工行業中間產品,丙烯期貨期權上市後,能夠補齊烯烴產業鏈關鍵環節,與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種形成協調效應,進一步豐富產業鏈相關板塊衍生品類型,爲產業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持續增強產業鏈韌性。同時,能夠進一步完善定價機制,助力將我國化工產品的“規模優勢”轉化爲“定價優勢”,提升能源化工產品定價影響力。
中化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光認爲,在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對行業健康發展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方面,期貨市場爲產業鏈提供連續、權威的價格信號,減少傳統定價模式中的信息盲區,並助力基差等貿易模式創新,期貨合約的標準化也將形成全國統一的價格基準;另一方面,丙烯期貨的推出還能貫通“液化石油氣—丙烯—聚丙烯”的衍生品鏈條,產業企業可利用多維度套保體系將碎片化的商品風險轉化爲可量化、可管理的組合頭寸,大幅提升產業鏈抗波動能力。
熊軍表示,爲確保丙烯期貨和期權市場穩定運行,切實發揮功能作用,鄭商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中國證監會“穩起步”要求,突出嚴監嚴管,強化風險研判,恪守一線監管職責,着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