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期貨上市賦能行業風險管理

7月22日,我國化工行業迎來大事件——丙烯期貨和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作爲國內規模最大的烯烴品種,丙烯期貨和期權的上市,補齊烯烴產業鏈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標誌着我國化工期貨品種體系進一步完善,築牢產業風險管理屏障。

行業風險管理需求強烈

化學工業是現代工業的基石。丙烯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品之一,上游原料包括原油、石腦油、煤炭、甲醇、丙烷等,下游有聚丙烯、環氧丙烷、丙烯腈等8種主要產品,這些下游產品再經加工聚合,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紡織、醫療器械、化妝品等領域。丙烯市場的穩定關乎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也對建設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生產國和消費國。2024年,我國丙烯表觀消費量5536萬噸,市場規模約3845億元。近年來,我國丙烯行業經歷了快速擴張期,產能持續攀升,2014年至2024年年均增長率達到12.8%。2014年之前,受下游需求帶動,丙烯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但在2014年之後,由於每年均有大量新裝置投產,丙烯供應增速超過需求增速,導致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行業利用率長期徘徊在74%至77%的低位。供需失衡導致企業經營壓力加劇,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

丙烯行業競爭充分,2024年我國丙烯生產企業有100餘家,其中產能排名前10的企業產能合計佔比56.4%,排名前20的企業產能合計佔比73.4%,排名前30的企業產能合計佔比82.1%。丙烯價格受多重因素影響,呈現劇烈波動特徵。近年來,原料價格波動與終端需求不足的雙重擠壓,使得實體企業陷入“兩頭受擠”的經營困境。

在期貨上市前,丙烯產業鏈企業缺乏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風險管理工具的缺失,不僅增加了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也制約了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隨着國內外市場環境複雜多變,丙烯行業風險管理需求強烈。行業頭部企業東華能源的聚丙烯事業部經理吳勇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丙烯期貨和期權的上市填補了產業風險管理的空白環節。”在吳勇看來,企業藉助期貨和期權工具,能夠鎖定丙烯的採購或銷售價格,有效規避現貨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保障企業連續生產、穩定經營。此外,倉單質押、廠庫交割等模式,也爲生產型企業開展套期保值和優化成本提供了便利。大宗商品市場受宏觀經濟、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較大。丙烯作爲化工產品,其期貨和期權的上市,豐富了風險管理工具。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爲現貨市場定價提供參考,對產業客戶參與套期保值、完善風控體系起到重要作用。

“我國已躋身世界石化大國行列,丙烯產量和消費量均穩居世界第一位,對全球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同時,行業正面臨上游產能高速擴張、有效需求不足等諸多挑戰,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會長李雲鵬在上市儀式上表示,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交易是期貨市場服務化工行業、助力建設製造強國的又一重要舉措。丙烯期貨和期權將爲產業提供有效的定價參考、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工具,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爲丙烯產業的穩健發展注入新動力。

破解痛點完善避險工具

丙烯期貨和期權的推出,改變了行業風險管理工具缺失的局面。“期貨+期權”的雙重設計,爲產業鏈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多樣的套保工具選擇。中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首席專家張有定表示,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標誌着國內期貨市場品種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爲丙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產品庫存保值工具和產品加工區間套保工具,有利於全國丙烯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丙烯期貨的上市也是我國能化期貨品種體系完善的重要一環。作爲化工行業中間產品,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後,能夠補齊烯烴產業鏈關鍵環節,與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種形成協調效應,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套保策略,更好發揮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浙商期貨指出,實體企業可以通過跨品種套利、加工價差鎖定等操作,實現全產業鏈的風險管理,提升經營穩定性和市場競爭力。

當下正是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對行業健康發展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化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光告訴記者,一方面,期貨市場爲產業鏈提供連續、權威的價格信號,減少傳統定價模式中的信息盲區,並助力基差等貿易模式創新,期貨合約的標準化也將形成全國統一的價格基準;另一方面,丙烯期貨的推出還能貫通“液化石油氣—丙烯—聚丙烯”的衍生品鏈條,產業企業可利用多維度套保體系將碎片化的商品風險轉化爲可量化、可管理的組合頭寸,大幅提升產業鏈抗波動能力。

“進一步完善定價機制,助力將我國化工產品的‘規模優勢’轉化爲‘定價優勢’,提升能源化工產品定價影響力。”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長熊軍表示。

提升國際定價影響能力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貿易摩擦頻發,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在此背景下,丙烯期貨的推出也是我國應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主動作爲。目前,我國丙烯企業正在積極拓展境外市場,但是開展國際貿易通常參考境外資訊機構報價,其代表性、透明度有限,市場亟需權威、公開、透明的價格以提高市場貿易效率。國內最大的丙烯貿易商上海煜馳認爲,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有助於提升中國丙烯價格國際影響力,更好服務國內企業的外貿交易。

此次丙烯期貨和期權同步上市,企業可以靈活選擇不同類型、不同行權價格、不同到期月份的期權合約以及多種策略組合,提升風險管理的精度和效果,更好滿足企業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風險管理需求。

丙烯期貨上市將爲我國爭取國際定價權提供新契機。一方面,隨着我國丙烯期貨市場流動性的提升和參與者結構的完善,其價格信號會逐漸被國際市場認可;另一方面,通過擴大交割區域、加強國際推廣等措施,可增強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參與度,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爲丙烯淨進口地區,對中國價格參考的需求日益增長,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和資本市場開放,我國丙烯期貨價格有望成爲亞太地區甚至全球的重要定價基準。

“丙烯期貨上市與我國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緊密銜接。”專家表示,一方面,通過期貨價格信號可以引導資源配置,促進過剩產能有序退出;另一方面,爲行業整合、技術升級提供支撐。丙烯期貨和期權是我國能化期貨品種體系的又一重要拼圖,反映了頂層設計對產業鏈風險管理需求的系統考量。未來隨着更多化工衍生品的推出,我國能化產業的風險管理生態將更加完善,爲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鄭商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證監會‘穩起步’要求,突出嚴監嚴管,強化風險研判,恪守一線監管職責,着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熊軍表示,鄭商所將堅持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根據產業發展和實體需求,不斷優化合約規則制度,紮實做好市場培育和推廣,更好助力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