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穩定卻不肯出院將自費 健保署修法不予給付
健保署昨召開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修法溝通會議,擬不給付或減少給付病情穩定卻未下轉的住院。(本報資料照)
住院病牀上不去,導致病患滯留急診室。健保署昨召開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修法溝通會議,擬不給付或減少給付病情穩定卻未下轉的住院。過去國內曾出現賴着不走、住院一年多的病患,醫院還得靠提告追討費用,未來醫院可有法源跟病患說明,對拒絕出院者收自費,衛福部預計今年完成預告、公告,儘快上路。
昨日溝通會議中,出席者包含各層級醫界代表、公會、健保會委員,民間團體則有醫改會、消基會、老盟、病友聯盟等。高雄縣醫師公會前理事長王宏育指出,昨較有爭議的內容是出院的給付,一些病人狀況好轉,能出院卻不出院,可能就得自費才能繼續住,這是具有建設性的提議,有助於緩解急診壅塞問題。
過去北榮曾出現住院一年堅持不出院的89歲婦人,病好了一年多,卻不出院。醫院希望把病牀讓給需要的人,爲此向法院提告,追討2百萬住院費,最後勝訴。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說,雖然現行醫院仍然可以收取自費,但缺乏正式規定。未來修法後,對於病情穩定卻未下轉、轉診的住院,將不予給付或減少給付,可讓醫院有法源跟病患說明要收費。
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認爲,此議題的重點在出院準備。病人穩定了要出院、到長照機構,或穩定下轉,醫院應要善盡出院準備。這不是新的規則,健保本來就有抽審制度,監控有無超長住院,並進行核刪,此次的討論只是要將規則明文化。
劉林義表示,此次討論的修法內容還包括健保牀比例調整、診所評鑑、新設醫院要逐年特約等,待取得共識後,將一併修法。5月8日,衛福部將邀集各類醫事人員、醫事司、醫策會等進行第2次討論,力拚今年完成預告、公告,儘快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