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吃菜!營養師揭秘「想瘦小腹」:進食順序很重要

用餐時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原型澱粉,避免血糖劇烈波動,減少脂肪囤積在腹部。(臺南市立醫院提供/郭良傑臺南傳真)

要減小腹,營養師建議先吃蛋白質能快速啓動腸道分泌飽足激素(GLP-1)減少總食量攝取。(臺南市立醫院提供/郭良傑臺南傳真)

夏天喝啤酒、中秋烤肉熱季要到了,你是否發現小腹日益突出、褲頭越來越緊?臺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提醒,影響腰圍的不僅是運動量,吃飯的順序更是關鍵!近來營養界推廣「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澱粉」的進食模式,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延長飽足感,更能有效減少腹部脂肪堆積,讓腰圍悄悄縮小。

張秀如表示,許多人想減重會選擇先吃蔬菜,但若目標是擺脫小腹,應該把「蛋白質」放在第一順位。因爲蛋白質能快速啓動腸道分泌飽足激素(GLP-1),減少後續的總食量攝取,與新興的減重藥物「瘦瘦針」有相似原理。接着進食蔬菜,可利用膳食纖維延緩消化,進一步降低血糖上升速度;最後攝取原型澱粉,則能避免血糖劇烈波動,減少脂肪囤積在腹部。

減小腹的健康飲食該怎麼吃?張秀如建議,先吃蛋白質:如魚、雞胸肉、豆製品、雞蛋、無糖優格等,能啓動飽足感並穩定血糖。再吃蔬菜:花椰菜、秋葵、菇類、番茄及各類葉菜,能延緩消化並維持長效飽足感。最後吃原型澱粉:如糙米、地瓜、燕麥、山藥等,避免血糖飆升,降低脂肪囤積風險。

「減小腹」的飲食實踐上,張秀如提供幾個小技巧能加乘效果:第一,澱粉並非敵人,應選擇原型澱粉,避免完全不吃造成精神不濟與代謝下降;第二,放慢進食速度,每餐至少20分鐘,能讓大腦接收到飽足訊號;第三,餐前先喝水,餐中分次飲用湯水,可幫助控制食量並延緩血糖上升。

健康不僅取決於「吃什麼」,更關鍵在於「怎麼吃」。張秀如提醒調整進食順序,不只能讓腰圍輕鬆縮小,也能爲長遠健康打下基礎。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