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冤枉隔夜菜!這4種食物最危險 放一晚就該倒掉
豆漿放置過久或冷藏不密封,細菌會大量繁殖,導致變酸、發臭。(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爲「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真正不能隔夜、放一晚就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蝦、螃蟹、扇貝、生蠔等海鮮屬高蛋白食物,生活環境中微生物種類繁多,即使經高溫烹煮,若保存不當,細菌仍可在低溫下繁殖。研究指出,煮熟的蝦冷藏超過12小時,細菌數量可增長50%,其中常見的副溶血性弧菌會產生耐熱毒素,即使再次加熱也難以破壞。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腹瀉、發燒等症狀,因此海鮮應「現做現吃」,若有剩餘應立即冷凍保存。
溏心蛋滑嫩可口,但未全熟的雞蛋可能殘留沙門氏菌,這種細菌能透過蛋殼氣孔進入蛋內,即使冷藏仍可繁殖。其產生的毒素具耐熱性,二次加熱難以完全去除,食用後恐引發急性腸胃炎,尤其老人、孩童、孕婦風險更高,建議半熟蛋務必當天食用,不宜隔夜。
夏季常見的涼拌菜雖清爽,但極易變質,多數涼拌食材未經高溫殺菌,木耳更可能攜帶寄生蟲卵或細菌。泡發木耳若存放過久,細菌數量甚至可超標十萬倍,嚴重者會導致中毒,即使冷藏也難抑制細菌繁殖,建議木耳涼拌菜應隨拌隨吃,隔夜後務必丟棄。
豆漿含豐富蛋白質,是細菌最愛的「營養溫牀」,若未充分煮沸,殘留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與皁素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豆漿放置過久或冷藏不密封,細菌會大量繁殖,導致變酸、發臭。即使外觀無異,也可能已超標,喝下變質豆漿易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
總體而言,隔夜菜並非「洪水猛獸」,關鍵在於保存方式與食材特性,只要分清哪些能留、哪些該棄,就能兼顧健康與不浪費。記住,海鮮、半熟蛋、木耳與豆漿這四類食物,隔夜後再好吃也別留戀,果斷倒掉纔是最安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