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羨慕「不流汗」!恐是中暑高風險族羣
適當流汗有助於人體調節體溫、新陳代謝,好處多多。(圖取自Photo AC)
炎炎夏日,不少人因爲大汗淋漓感到困擾,甚至羨慕「一滴汗都不流」的人;事實上,夏天少汗不代表體質好,反而可能是中暑或熱衰竭的高風險徵兆,要特別注意。
人的汗液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主要功能是調節體溫、排出體內廢物和保護皮膚。當天氣炎熱時,身體表層會通過汗液的蒸發帶走熱量,幫助降溫;此外,汗液還能排出體內的尿素、乳酸等代謝廢物;而汗液中的天然抗菌素(Dermcidin)也能起到保護皮膚、預防感染的作用。
汗水分泌受到先天體質或後天因素影響,如長期處在冷氣房、缺乏運動或年齡增長等情況,都會使排汗功能下降,造成熱氣悶於體內,導致體溫過高。尤其排汗異常者,在劇烈運動後或高溫環境時,更容易出現無法散熱的情形,產生面部潮紅、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這些都是熱衰竭跟中暑的早期警訊,應提高警覺。
少汗體質可能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環境、疾病、藥物,甚至是個人體質。若想改善少汗,可從調整生活習慣着手,如儘量減少待在冷氣房的時間,讓身體重新適應溫度的變化;避免過度攝取生冷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規律運動讓身體增汗,運動後,也要記得適當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以防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更別忘了適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