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難改善 醫曝「好菌沒吃飽」:洋蔥、香蕉富含益生元助通暢
▲許多人苦於便秘,醫師建議多吃富含益生元食物可望顯著改善。(圖/CFP)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許多人苦於便秘 ,以爲多喝水、多吃菜、多運動即可改善,卻還是常被困在馬桶上。醫師說,其實改善的關鍵不只是纖維量,而是腸道好菌有沒有吃到「對的食物」,日常可多攝取洋蔥、香蕉、燕麥、地瓜、與全穀類,因爲這些天然食材都富含「益生元」,是好菌最愛的能量來源,好菌多,排便自然會順。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根據國際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發表的綜論,全球平均每14人中有1人受到便秘困擾,背後多與腸道菌相失衡有關;當壞菌比例升高、好菌吃不飽時,蠕動會變慢,導致糞便停留過久,水分被吸收過多,最後才變得硬又難排。
張家銘指出,解決便秘若只靠瀉藥、灌腸或酵素飲,其實多半隻能暫時「通一次」,腸道環境沒改善,便秘恐將反覆出現。
此外,張家銘說,許多人熟悉「益生菌(Probiotics)」,卻忽略「益生元(Prebiotics)」的重要性。他寫道,益生菌是好菌本尊,益生元則是好菌的食物,但並非所有纖維都能當益生元,只有能被好菌發酵併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的纖維,才能真正調整菌相。
研究指出,菊糖(Inulin)、果寡糖(FOS)、半乳寡糖(GOS)與乳果糖(Lactulose)等成分,皆能促進雙歧桿菌增生,進而改善排便。
張家銘提到,有些人補充益生元后便秘改善,不過好菌數量並未大幅上升,代表益生元作用不只在「刺激排便」,更是透過調整菌相、生態與腸腦軸互動,協助腸道恢復自然節律。
張家銘建議,便秘不是體質註定,改善重點是溫和、持續且長久的習慣養成,固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像是洋蔥、蒜頭、香蕉、蘆筍、燕麥、地瓜、青蔬、菊苣根、毛豆、全穀類等, 量不求多,但最好「天天有」,然後給腸道時間練回正常蠕動,這樣就有機會重新啓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