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車爭道 北市人行道設護欄
北市仁愛路上的標線型人行道旁架設新的護欄。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市巷道畫設不少標線型人行道,市府交通局推行「安心行計劃」,近期在容易人車爭道的地方增設護欄,民代肯定此舉仿效香港行之多年的護欄,確實能降低人車衝突,但也要考量到行動不便者行走權益。交通局表示,會與在地裡長溝通並逐步檢討。
交通局目前選定設置護欄的熱點路段,包含仁愛路四段8巷、忠孝東路五段524巷、建德橋西北側、杭州南路一段等地。主要是人車容易爭道、住宅區密集,加上里長主動提出增設。
實地走訪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旁的仁愛路四段8巷,由於單向道,不時有汽機車駛過,護欄阻隔人、車流能有效避免擦撞等衝突,但也看見民衆可能爲了趕路,寧可走在車道上。另因護欄未全程架設,大部分的標線型人行道仍維持原狀。
議員秦慧珠支持在易肇事巷道熱區設置實體護欄,但她也擔心對輪椅族、嬰兒車使用者等造成阻礙,導致通行困難。
交通局設施科長許銓倫表示,護欄選址最主要是來自當地裡長反映,或由交通局會勘時發現實際需要,目前在標線型或實體人行道裝設,與新工處採每年四公里的進程逐步推行,會動態檢討問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