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育英國小前夾縫人行道 設護欄

新北市淡水中山北路三段出現「夾縫人行道」,引發民衆質疑,淡水區公所19日已緊急修正,並加設微型鋼護欄與警示燈。(淡水區公所提供/張鎧乙新北傳真)

民進黨議員鄭宇恩19日邀相關機關至淡水區育英國小前會勘「夾縫人行道」設計,該處不僅空間狹窄、標示模糊,還容易與機車道混淆,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對此,淡水區長陳炳仲迴應,目前僅爲施工前的標線作業,紅線內爲行人臨時通道,最終將設實體人行道與護欄,工程預計10月完工。鄭宇恩強調,規畫應更細緻,切勿讓「保護學生」淪爲紙上談兵。

該爭議路段人行道設於車道與槽化線之間,緊鄰來車方向,不僅空間狹窄,標示模糊,還容易與機車道混淆。有家長怒批:「這是要走給誰撞?」網路留言更是一片嘲諷:「有夠白癡的設計」、「這纔是『別人的小孩』在走的路」。

鄭宇恩19日邀里長蔡正忠、相關機關會勘後發現2大問題,首先是施工工區交通維持計劃未經交通局審查,其次是未與地方充分溝通。鄭要求淡水區公所立即改善,包括設置工區圍籬與夜間警示;塗銷錯誤人行道字樣;將臨時人行動線移至槽化線內;增設改道告示;重新檢討彎道寬度、公車停靠與商家卸貨空間。

陳炳仲說明,該工程屬國土署補助的「永續人行安全提升計劃」,目的是改善育英國小周邊缺乏人行空間狀況。目前標線人行道僅爲施工期間暫行通道,誤導民衆是設計完成品屬實失當,公所19日已緊急修正,並加設微型鋼護欄與警示燈,保障行人安全。

鄭宇恩與家長一致呼籲市府應強化對校園周邊交通規畫的敏感度與細緻度,所謂「人本交通」,不是草率畫線,而是用心讓每條通學路真正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