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蔣萬安強逾100個」張景森曝1條件賴清德一手好牌

民進黨2026派誰挑戰臺北市長蔣萬安,目前未定。記者許正宏/攝影

2026民進黨北市長選舉佈局,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張景森今在臉書說「民進黨真的要有一點想像力。」民進黨只要不受限傳統選戰思維,臺北到處是人才,比蔣萬安強的超過100個。並稱單單賴清楚主席好好把聯絡簿看一遍,民間友人或內閣裡面,就有滿手好牌。

甚至張提到,應不排除黨外選才,市長提名的基本策略,還是要搶國民黨基本盤以外的選票。推出一位淺藍、淺綠與白都能接受的人選,但不一定非得是民進黨籍。眼前臺面上大家推薦的人,不是不好,而是不精彩、沒爆發力;老面孔、不新鮮,就帶不動士氣,也捲不起風潮。

「蔣萬安有那麼強嗎?」張景森也說,蔣萬安有那麼強嗎?不見得。市民並不討厭這位市長,蔣萬安的政治爭議也不大。他的最大問題是市政乏善可陳,顯示市長能力偏於平庸;臺北市民其實不太喜歡平庸的市長,他們期待的是有政治魅力的領導者。

張說,中間選民的心態應該是「換一個也不是不可以」,但民進黨必須推出一位能力比蔣萬安強、且有政治魅力的人選,但「不是找一個長得比蔣帥的」,臺北市民沒有那麼膚淺、也沒有那麼愚蠢。

張景森也獻策表示,2026選戰打「市政牌、團體戰」。市議員提名提早,請黨籍議員主打市政,努力在市政議題與組織動員上深耕;不要爲媒體曝光天天「飛象過河」去搶談政治口水,「市政議題帶不動,市長也不用選了。」

張說,在市民眼中包括像他這樣的綠營支持者,「蔣萬安在政治上其實沒什麼大問題;老去挑人家阿公阿祖的事,很煩耶!」何況,最強助選員鄭麗文已經登板,但「習主席」與「鄭主席」的用途是在總統與國會大選。選個市議員若一天到晚談這些政治議題,中間選民也只會覺得厭煩。議題疲乏,並不利2028。

張景森建議,所有民進黨議員候選人先成立「聯合競選總部/臺北市政改造俱樂部」,讓市民參與;先提出共同的市政改革主張,再到臺北各角落訪才,替市民找一位合適的市政 CEO(也就是市長候選人),請到總部展開市長的競選活動。

「好戲在後頭,主角最後出場,選戰纔會好看。」張景森提到,臺北市基本上是空氣戰,組織動員的作用有限。就先讓臺北市選民保持觀望,選前四個月徵召新面孔,展開旋風突襲戰即可。「臺北市打得好,才能帶動全國選情,臺北打得漂亮,外溢效應才能推動全國盤勢。」

延伸閱讀